俄后劲不足,欧洲原地踏步,2024年中国逆袭:战机出口世界第二

2024-10-25     利刃号

短短24年时间,中国在战斗机方面就实现了3连跳,从一个只能进口先进战斗机的国家,一跃成为战机出口大国,2024年,中国的战机出口订单数量更是仅次于美国,变成了世界第二。

2024年截至目前,战斗机出口市场的形势已经非常明朗:美国一家独大,地位无法被撼动;吃老本的俄罗斯则后劲不足,昔日的热门产品已经卖不动了;欧洲则原地踏步,只能继续依靠“台风、阵风、鹰狮”这三款战机来抢一些订单;印度则干打雷不下雨,天天嚷嚷着要往外卖“光辉”战斗机,结果出口成绩依然是“鸭蛋”;而中国则稳步提升,凭借着丰富的产品线,成为了2024年的战斗机出口亚军。

先看美国这边的成绩,凭借着扎实的盟友关系网以及过去数十年的积累,美制武器就跟美元一样,在国际上非常抢手,许多早已建立起美制武器维护保养体系的国家,大多倾向于继续采购美制武器,这也让美国战斗机在出口的时候比较轻松。

目前美国的“拳头产品”就是F-35隐身战斗机了,目前全球已经拥有19个用户,今年除去继续向项目参与国交付F-35,希腊也于7月份宣布以37亿美元的价格采购20架F-35A战斗机。

而在今年8月份,以色列也宣布花费180亿美元,从美国那里订购50架最新款的F-15IA战机、25套现代化升级套件。F-15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出口,经历过大大小小数百次实战,击落过104架敌机,自身却从未被敌机击落,让这款战斗机在国际上的口碑相当高。而美国在近几年研发出F-15EX战斗机,堪称是F-15的终极魔改型号,气动外形虽然没有变化,但是内部的航电系统、发动机以及机体结构进行了全面升级,拥有不亚于五代机的电子设备,发动机推力进一步提升,载弹量达到了13吨,单论火力的话,甚至要超过歼-16与苏-35。

凭借着强大的对地攻击能力与超音速性能,以色列哪怕拥有了F-35这种第五代战斗机,依然决定继续采购基于F-15EX上改进而来的F-15IA,毕竟以色列周边国家的空军都不强,用F-15IA足以横扫了。

而F-16在今年也有斩获,除了向乌克兰“援助”了一批二手的F-16战斗机,阿根廷在新总统米莱上任后,也决定采购24架二手的F-16战斗机。F-16可以算是最成功的一款喷气式战斗机了,累积生产数量超过4000架,全球超过25个国家和地区都装备了F-16,巨大的保有量以及亮眼的实战表现,让许多国家倾向于继续采购二手的F-16战斗机,价格便宜又拥有不俗的性能,同时还能拉近与美国的关系。

仅从目前正式官宣的结果来看,美国在2024年就签订了近100架战机出口订单,遥遥领先其他国家。但是,随着其他国家战机性能的不断提高,美国在第四代战斗机市场上已经开始有下滑趋势,泰国空军的订单被瑞典的“鹰狮”战斗机抢走;F/A-18竞争印度海军舰载机的订单,也败于法国的阵风战斗机之手;而在竞争埃及空军订单的过程中,F-16则败于中国的歼-10C。

目前美国最大的优势是F-35战斗机,在中国的歼-35正式推向国际军火市场前,F-35几乎没有竞争对手,仅凭F-35,美国在未来10年内就根本不愁战斗机销量。

相比于美国的遥遥领先,原本能够在战斗机出口市场上跟美国分庭抗礼的俄罗斯,如今却显得后继乏力了。苏联解体后,凭借着苏-27“侧卫”这块金字招牌,俄罗斯在重型战机出口市场上一度压制了美国,仅印度就从俄罗斯那里买了200多架改进型的苏-30MKI,中国则先后购买了总数超过200架的各型苏-27战机,包括基本型的苏-27、改进型的苏-30、深度改进的苏-35,并仿制出数百架歼-11、歼-15与歼-16。越南、印尼、委内瑞拉、阿尔及利亚等10多个国家也进口了苏-30战机,让苏霍伊赚得盆满钵满。

可是苏-27毕竟只是一款上世纪80年代服役的战斗机,无论俄罗斯怎么改进苏-27,都无法弥补原始设计方面的缺陷,再加上俄罗斯在航电、光学设备、复合材料方面落后于西方,这就导致进入21世纪后,改进型的苏-27各方面性能开始落后于西方的四代半战斗机,苏-30的销量逐年下滑,被俄罗斯寄予厚望的苏-35更是鲜有人问津。

更大的打击则来自于中印,中国选择自行改进苏-27,研发出了号称“最强侧卫”的歼-16,对俄罗斯的各种改进型苏-27完全失去了兴趣。而印度则加强了与西方的军事合作,逐渐青睐起法国的阵风战斗机,近几年印度空军与海军的新型战机竞标,俄罗斯战机全部败北,订单被法国的阵风战斗机收入囊中。

而俄乌冲突的爆发,包括苏-35在内的多架俄罗斯战斗机被击落,进一步拉低了俄罗斯战斗机的口碑,这导致俄罗斯接连失去了多笔战斗机出口订单,阿塞拜疆原本曾经考察过俄罗斯的米格-35战斗机,最后却选择了中国的“枭龙”战斗机,而埃及和印尼也在美国的压力下,放弃了俄罗斯的苏-35战斗机。2024年至今,俄罗斯竟然连一架战斗机都没卖出去,原本被俄罗斯寄予厚望的苏-57战斗机,也没有延续侧卫战斗机的辉煌。

俄罗斯原本就开始在技术方面掉队,俄乌冲突的消耗,又会导致俄罗斯科研经费进一步降低,未来俄罗斯在战斗机领域跌入二流几乎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了,再也无法重现20年前的辉煌。

至于无法拧成一股绳的欧洲,如今只能各自为战,将精力全部放在了多用途中型战斗机领域。法国的阵风战斗机,这几年从美俄手中抢走了不少订单,凭借着“全能战机”的招牌,阵风虽然卖得贵,但是买家依然络绎不绝,塞尔维亚在今年已经宣布,准备以30亿美元的价格采购12架阵风战斗机。

而瑞典的JAS-39“鹰狮”战斗机,在经过改进之后,加大了机体、换装了更大推力的发动机,最大起飞重量直逼歼-10C,也已经变成了中型战斗机,此前已经击败美国的F/A-18“超级大黄蜂”,获得了巴西空军的订单。而在今年,泰国皇家空军也宣布放弃美国的F-16V,采购12架最新款的JAS-39E/F“超级鹰狮”战斗机。

至于英德意等国联合研发的台风战斗机,近几年销量却远不如同门师兄“阵风”战斗机,2024年,只有德国宣布继续订购20架台风战斗机,真正的出口订单一架也没有。如今英德等国正在将重心转向第六代战斗机的研发,台风战斗机逐渐变成了“舅不疼娘不爱”的存在。

在中美俄都研发出第五代战斗机的情况下,欧洲的“阵风”、“台风”与“鹰狮”战斗机在性能上已经不占优势,留给欧洲战斗机的出口空间会越来越小,更何况欧洲“三雄”同样要面临中美的改进型四代半战机的激烈竞争,歼-10C、F-16V与F-15EX,面对欧洲“三雄”都有各自的优势,比如F-16在国际上保有量很大、F-15EX起飞重量与速度更高、歼-10C的航电系统更先进,欧洲继续原地踏步的话,很可能步俄罗斯的后尘。

相比之下,中国反而成为了最有希望挑战美国在战斗机市场一家独大地位的国家。2000年的时候,中国的先进战斗机都是从俄罗斯进口的,装备倒卡伦天线雷达的苏-30MKK战斗机,在中国都是宝贝一般的存在。2012年,中国已经开始装备大量国产第四代战斗机,歼-11B与歼-10A取代俄制战斗机,成为了中国空军的主力,但是看着当时美俄的各种四代半战斗机,只有第四代战斗机的中国依然稍逊一筹。结果到了2024年,中国不仅能出口四代半战斗机了,甚至连第五代战斗机歼-35都准备出口了。

2024年,阿塞拜疆订购了12架JF-17“枭龙”战斗机,目前已经开始交付阿塞拜疆空军。而埃及方面也已经“官宣”,决定采购40架歼-10C战斗机,甚至还对歼-35抱有极大兴趣。与欧洲不同,中国的战斗机产品线极为丰富,对于囊中羞涩的国家,中国有便宜又好用的JF-17“枭龙”战斗机可供选择,别看“枭龙”战斗机便宜,但是却搭载了四代半战斗机才有的先进航电系统,性价比直接拉满。

如果有些国家连“枭龙”都买不起也不要紧,中国还有更便宜的FTC-2000多用途战斗机,这种“歼-7魔改”型飞机,皮实耐用容易上手,非常适合非洲客户。

至于中高端机型,中国则有歼-10战斗机可供出口,根据客户的实际需求,中国能够提供各种配置的歼-10,甚至包括装备有源相控阵雷达、霹雳-15远程空对空导弹的歼-10C。并且还有重视实战体验的巴基斯坦空军亲自打广告,歼-10正逐渐展露出“爆款”的潜质。

此外,中国还准备推出歼-35这款第五代战斗机。虽然外观与美国的F-35比较相似,但是相较于过于重视多用途性能的F-35,歼-35拥有更好的空战性能,机动性与速度更快,隐身方面也占有优势,再加上不逊于F-35的航电系统,对于许多急于加强制空能力的国家来说,歼-35是比F-35更好的选择。

而2024年也有望成为一个转折点,中国不仅完全摆脱了对进口战斗机的依赖,还逐渐在战斗机出口市场上站稳了脚跟,在俄罗斯后继乏力、欧洲原地踏步的时候,中国凭借着国力优势,正在打造成一个完整的空中力量体系,从战斗机、电子战机、运输机、加油机到预警机,中国都有现成的产品可供客户选择,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围绕中国武器建立作战体系,中国战斗机的出口量也将与中国的国力匹配,位居世界第二,并向世界第一冲击。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5c0ae8cce90fb04ed9f6a189c56381f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