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东海科新源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301292,证券简称:海科新源)披露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招股意向书,海科新源本次拟公开发行股票55,740,795股,根据发行安排,6月26日,海科新源于中证路演中心就本次发行举行网上路演。
海科新源主要从事碳酸酯系列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溶剂和高端丙二醇、异丙醇等精细化学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凭借行业领先的技术、完整的产品线和严格的品质管理,在电解液溶剂行业居于领先地位。
本次发行,海科新源拟使用募集资金全部投入锂电池电解液溶剂及配套项目(二期),公司表示本次募投项目的实施将全面提升公司的综合竞争实力,推动公司业务规模快速增长,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募投项目的顺利实施将进一步提升公司的研发创新能力,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在产品方面,海科新源产品已进入国内外主流市场体系。同时,公司也是高端丙二醇、异丙醇等产品国内的主要生产商之一,产品在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有力推进我国医药级丙二醇、二丙二醇等产品的进口替代。
海科新源多年的产品研发和技术积累为企业赢得较多的优质客户,其中,碳酸酯系列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溶剂国内主要客户有天赐材料、比亚迪、国泰华荣、杉杉股份等;海外主要客户有中央硝子、韩国天宝、韩国ENCHEM等知名锂电池电解液厂商。其中,天赐材料、国泰华荣、韩国ENCHEM等客户的终端客户为特斯拉、宁德时代、LG、三星SDI及松下等全球范围内知名锂离子电池厂商;丙二醇和异丙醇产品的部分客户为阿克苏诺贝尔、强生、万华化学、爱普股份、倩采及珀莱雅等国内外知名大型化工企业。
海科新源建立了多个实验室、检测化验分析中心,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质量控制和产品研发体系。目前公司拥有强大的研发团队和研发实力,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已授权专利77项,其中发明专利36项,实用新型专利41项;参与制定了8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团体标准;2019年,“高纯电池级碳酸二甲酯清洁生产工艺”获得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成果鉴定,鉴定结论为“该项目对支撑新能源汽车国家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核心技术具有知识产权,该成套技术的生产工艺及装备填补了国内空白,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报告期内,海科新源研发费用总体保持着较大的投入规模,2020年度-2022年度研发投入分别为6,128.72万元、11,358.00万元和12,645.41万元,累计研发投入为30,132.14万元。凭借优秀的研发和产品,公司被评为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国精细化工百强企业、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山东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山东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山东省工程实验室和锂电材料类“十大年度客户信赖品牌”等。
近年来,我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在此背景下,锂离子电池材料行业以及精细化学品行业将蓬勃发展,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溶剂以及高端丙二醇和异丙醇等相关的产业下游需求潜力巨大,行业未来发展空间可期。
在行业方面,海科新源所属的主要行业为电解液溶剂行业,除了应用于新能源汽车战略新兴产业,其他下游应用仍在不断丰富中,市场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新能源汽车行业为我国的战略新兴产业与先导产业,未来发展前景广阔。此外,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溶剂行业的其他下游应用仍在不断丰富中。在动力电池应用领域,随着锂离子电池成本进一步降低和行业标准的提升,电动汽车的渗透率将持续提升。此外,电动自行车以及低速电动车也将越来越多地使用锂离子电池替代传统的铅酸电池;在数码电池应用领域,5G技术的成熟及大规模商业化应用将催生智能移动设备的更新换代需求。此外,可穿戴设备、电子烟、无人机、无线蓝牙音箱等新兴电子产品的兴起亦将为数码电池带来新的市场;在储能电池应用领域,电网储能、基站备用电源、家庭光储系统、电动汽车光储式充电站等都有着较大的成长空间。下游应用市场的巨大潜力将促进锂离子电池材料行业的蓬勃发展。
报告期内,海科新源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66,048.19万元、307,246.05万元及302,920.25万元,净利润分别为15,284.41万元、60,749.86万元及27,708.04万元,盈利能力较强,其中主营业务收入占比均超过99%,主营业务突出。报告期各期末,海科新源总资产分别为202,146.12万元、277,374.61万元和524,772.88万元,公司各年总资产的规模随着经营规模的扩大而逐步增加。
根据高工锂电统计,在锂电池电解液溶剂产品市场,2020年海科新源全球的销售市场份额为30%,是全球行业的领先者,后续随着海科新源锂电池电解液溶剂及配套项目(二期)募投项目实施后,将进一步巩固海科新源电解液溶剂领先的行业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