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考三亮 四比四争丨西固区——对标对表 激发强劲发展动能

2023-11-25   兰州日报

原标题:三考三亮 四比四争丨西固区——对标对表 激发强劲发展动能

“‘三考三亮’‘四比四争’亮牌考核让时代出卷、干部答卷、群众评卷,是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兰州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得力之策,是推动强省会行动落地见效的务实之举,通过实绩比拼、奖优罚劣,全面激发了全市上下实干当先、奋勇争先的干事激情,营造了比学赶超、争创一流的浓厚氛围。”11月23日,西固区委副书记、区长毛玉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以来,西固区严格按照省委十四届三次全会、市委十四届七次全会决策部署,深入贯彻省委调研西固时“五个走在前”指示要求,全面落实市委“1139”工作部署,统筹抓好经济和平安“两张报表”,抓实党的建设、做实项目双进、落实平安基础,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在全市三季度亮牌考核中,3项指标获得蓝牌。

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第一要务

构建更富活力的产业体系

西固区始终把工业强区、产业兴城作为经济发展“头号引擎”,紧盯打造“3+2”现代产业体系和“6+X”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目标,着力构建与强省会相匹配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一是工业产业厚积薄发,立足龙头企业争项目,兰州石化百万吨乙烯和百万吨新材料“双百工程”即将落地,中核兰铀五期工程顺利投产、六期项目通过审批,华能新能源项目建成投用,卫生产业园项目即将开工,兰州石化、中陆公司投资近百亿元的延链补链项目正在有序实施。立足科技创新促产业,化工研究中心、润滑油开发中心中试基地全面启动,甘肃省化工新材料创新联合体揭牌成立,主任高雄厚获评中国工程院院士。千亿级绿色安全化工园区成功设立,投资6亿元完成了征拆等47项工作,全面具备了省级二级园区认定条件。国家“一五”时期投资的五大项目正在转型升级、重焕活力,为石化城重振辉煌打下了坚实基础。二是陆港经济持续壮大,中国智能骨干网(甘肃)申通枢纽中心、中核·陆港医养等项目投入运营,西部陆海新通道冷链物流园等项目全面启动,开通中阿快线等4条国际货运新线路,“六向两口岸”开行国际班列225列,枢纽平台综合开放体系初步构建。三是文化旅游亮点纷呈,高标准举办古镇黄河灯展、“黄河巨蛋·音乐嘉年华”等系列活动,庄浪河漂流项目正式运营,新增8条城郊精品旅游线路,累计接待游客266.1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5.51亿元。

坚持把项目“双进”作为第一工程

激发更为强劲的发展动能

一是下好项目谋划“先手棋”,紧扣重大战略谋划生成项目,对标落实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兰西城市群等重大部署,谋划储备项目141个、投资1126.17亿元。二是跑出投资增量“加速度”,强化项目前期攻坚,针对71个续建项目、70个新建项目,持续加快中央预算内投资等资金支出进度,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排名主城四区第一。三是走好项目招引“升级路”,全面推行“链长制”招商模式,组建10个重点招商专班、22个招商小组赴外开展20批次招商活动,对接企业、商会组织117家,邀请中车集团、华润数科等30余家知名企业实地考察,投洽会、兰洽会等重大节会签约22个项目、总投资额达161.4亿元,引进3个500强及行业龙头企业项目8个,完成省外到位资金83.7亿元,同比增长24.74%,西固招商的“朋友圈”越来越广、“路径图”越拼越全。四是打好服务保障“组合拳”,创新“十百千”亿元企业培育壮大行动,全力服务企业高质量发展,房地产销售面积同比增长47%,新增减税降费2.08亿元、留抵退税5.58亿元,实现税收收入44亿元,同比增长8.22%。

坚持把为民惠民作为第一宗旨

创造更高水平的幸福生活

一是人居环境持续优化,高家咀等5个棚(城)改项目建成,1674户群众实现了“搬新楼、住新房”;福源小镇二期、14号街区等6个棚改项目加快实施,27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开工建设,140部老旧住宅加装电梯交付使用,群众住房条件不断改善。北滨河路西延线柴家峡大桥—港务区联络线贯通,T044号道路一期工程、T018+T020号道路南山路辅道微循环建成通车,B041-1号道路、T086号道路开工建设,新建公共停车泊位1000个,城市交通更加通畅。全面加强污染治理,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52天;庄浪河防洪治理补充工程、咸水河防洪治理工程全面完工,黄河西固段地表水监测水质稳定达标。二是居民收入稳步提升,提供就业岗位5574余个、实现城镇新增就业9567人,完成职业技能培训4578人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338万元,城乡居民收入年底将突破5.4万元、2.7万元,稳居全省前列。三是群众难题有效解决。发放低收入人群临时价格补贴、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取暖补贴等各类社会救助资金近4000万元,惠及群众5.75万人次,困难群众生活更有保障。天庆新城小学、万科水晶城小学建成投用,新增学位2400个;宝石花医院与省中医院、区医院与兰大二院融合共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养老服务中心实现街道级全覆盖,城区15分钟生活圈全面建成。加快推动历史遗留问题解决,为48819户群众办理房屋产权证。

坚持把主动创稳作为第一底线

塑造更加坚实的发展后盾

一是基层治理越治越稳,建成小兰社会治理综合指挥中心和13个乡街指挥部,受理解决群众诉求6万余件,排查化解矛盾纠纷2889件,区委政法委获评全国“枫桥式工作法”单位,“小兰帮办、一门统管”解纷工作法受到中央政法委表扬授牌。二是法治亮点越创越多,公共法律服务典型经验得到省市高度肯定,正在申报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项目,全国法律援助先进集体创建即将完成,法治工作始终走在全省前列。三是安全根基越夯越实,围绕危化、建筑施工等12个重点领域,整改1982处问题隐患,安全生产四项指标全面下降,成功创建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区。深入开展“三清零三到位”危房专项整治行动,全力解决农村自建、经营性出租、企业自有等领域危房问题。坚持把作风建设作为第一基础,树牢更加务实的思想作风。西固区始终以“多干、快干、实干”作为抓落实的核心要求,全面推行政府工作项目化,健全完善任务分解、责任落实、过程督办、评估问效的闭环管理体系,让上级做出的部署、市委做出的决策立竿见影、落地见效。同时,加大督查问效力度,全面落实高质量发展“红黑榜”工作机制,完善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强化绩效管理考核,坚决整治“躺平”“内卷”“点卯”等问题,切实做到以项目推进论业绩、以成效成果论英雄。

毛玉铎表示,亮牌考核让西固区清晰认识到了自身的短板与不足,下一步,将对标对表考核指标体系,抢抓机遇、全力攻坚,不遗余力补短板、强弱项、增动能,争当强省会行动的执行者、行动派、实干家,坚决扛起“打头阵、当主攻、作先锋”的政治责任,奋力为建设新时代美丽兰州作出更大贡献。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董永前/文 李沛珂/视频

编辑丨金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