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学生,都希望自己是被老师喜欢的那个孩子。
作为家长,也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被老师喜欢。
被老师喜欢,除了孩子平时的学习成绩、学习状态、在校表现等,和家长的沟通也有很大关系。
这篇文章,京妈 作为一个二年级小学生的家长,和大家分享下自己和老师的沟通经验,怎么做才能让老师更喜欢你家孩子。
为什么要重视和班主任的沟通呢?
在 《欢迎来到一年级》中,说到: 班主任老师是孩子在学校里最依赖的家长,也是孩子在学校内最熟悉、最亲近的成年人。孩子和班主任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样,会直接影响孩子的校园生活状态,而孩子和班主任之间能够建立什么样的连接,也与父母和老师之间的沟通顺畅与否有关。
就比如我家孩子,因为上一年级才过来的这边,刚入学阶段,他不仅要逐渐适应这边的日常生活,还要适应一年级生活。
小学和幼儿园差异很大,再加上班主任年龄偏大,教育观念也偏保守,有时老师说话还会带些方言,刚开始的一个月,接孩子时总被老师留下“谈话”。别说孩子了,那段时间我见到老师都怕。
但其实频繁沟通下来,我发现老师关注的重点无非就是纪律性,孩子有时听不懂会有些“误判”,而被老师误会。
因此,我了解到并不全是孩子的问题,平时在家除帮孩子纠正一些习惯和纪律问题外,也很重视和老师的有效沟通。
作为家长我积极配合老师的工作,孩子能很快的纠正,孩子从“不被老师喜欢”,到被老师“喜欢”,用了不到俩个月的时间,后来还经常被老师鼓励和表扬,他的一年级生活适应的越来越好。
试想:如果我不重视和老师的沟通,可能到二年级,孩子还是个不被老师喜欢的学生。
老师批评错了孩子,家长怎么办?
一年级的孩子,不比高年级的哥哥姐姐,已经有充分的自我意识,懂的为自己发声,被老师批评,能站在自己的立场和视角力证正确和清白。
刚迈入小学大门的一年级小学生,遇上这种情况会有点懵,尤其是年长或比较权威的老师,即使自己“被冤枉”,也不知如何表达。
但是他可能回家后和家长说,或者被家长“问出来”。
听到这儿,千万别“噌”的一下激动起来,觉得孩子受委屈了,一定要去学校大闹一场,为孩子“讨公道”。
这样做非但不能解决孩子的委屈,还会让孩子不相信老师,甚至抵触老师,最后适得其反。
但 也不能因怕老师不高兴,而“委曲求全”,让孩子把委屈窝在心里不说出来,不能锻炼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可以鼓励孩子让他自己去和老师沟通。
在《欢迎来到一年级》,关于这个问题,家长如何与老师沟通,卓校长是这样建议的:
家长要非常细致的了解事情真相、前因后果;若真批评错了,先引导孩子当成一次锻炼自己的机会,再心平气和的与老师沟通,听听从老师角度看到的事情,最后一起找解决方法。
什么时候找老师沟通孩子情况最合适?
找老师沟通的时机很关键,选得对才能事半功倍。
老师一天的工作也很饱和,如果想单独找老师沟通,可以选择这3个时间点。
放学的时候
当大部分孩子都被接走时,可以去找老师单独沟通,不影响老师工作,也不会耽误老师太多时间。
老师不上课的时候
如果预计找老师沟通时间较长,最好选老师在校,但不上课的时间段,并且提前和老师预约,别“突然造访”,可能会打乱老师工作安排。
课外的时间
如果想约课外的时间,也最好提前和老师沟通好,预约好时间,准确联系老师,并清晰表达自己的意图或者沟通目的。
步入小学,孩子进入新阶段,家长也需要不断成长,才能更好的做好家庭教育。
你家孩子平时被老师误会过吗?你平时又是如何和老师沟通的呢?也欢迎来分享你的经验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