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希望没了?中国祝融号火星车仍“休眠”,天问二号不去火星

2023-12-20     环球科学猫

原标题:最后的希望没了?中国祝融号火星车仍“休眠”,天问二号不去火星

中国祝融号火星探测器“最后希望”没了,因为2023年12月就是最后的节点,结果该火星车没有苏醒,所以,只能等待我国下一次进行火星探测任务了。

而对于该火星探测器来说,其实对我国的探索成就已经是非常不错,虽然很多人可能是存在“一丝遗憾”,觉得没有苏醒可惜了,但终究来说,其实还是算好,为什么这样说,下面就详细来看。

为什么祝融号没有苏醒?

的确,祝融号火星探测器在2022年进入休眠之后,一直备受关注,希望能够再次苏醒,来为中国火星探索继续贡献。

但实际性的情况大家也看到了,2023年12月了,也还是没有苏醒,12月是“最后的希望”,这也是火星车苏醒的最后节点,因为在2023年7月的时候,中国科学家贾阳公开表明,祝融号从休眠到自主唤醒,是从2022年的12月到今年的12月,也就是说苏醒的最后期限就是12月。

所以,12月大家还没有看到苏醒,这意味着它可能彻底性在火星上休眠了。

那为什么祝融号没有苏醒,需要满足什么条件才行?

原因还是比较简单,那就是中国祝融号没有达到满足苏醒的条件,如果要苏醒的话,必须要充足的光照和气候条件满足才行,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祝融号采取的是太阳能电池板,需要达充电等问题,才能够苏醒,没有苏醒就是没有满足条件。

主要存在两个:

  • 舱内的温度要高于-15℃
  • 太阳能发电要满足火星车当天最小的用电量,要达到140瓦

所以,这两个条件没有达到, 说明就会继续休眠,而影响它苏醒的因素就是火星“风暴”的问题,将其挡住了。按照最初的设计标准来:

所以,我国祝融号火星车的尘积应该是已经超过了承受的范围,永久唤不醒可能成为定局了。当然,如果未来我国执行火星探索任务,如果能够安排一个“火星直升机”,然后,在祝融号上去“吹开”火星灰尘,说不定未来还是有可能苏醒的。

但这样做要求可以说极高,困难程度不是一般的,毕竟要精确操作,决不允许丁点问题出现,一旦失误,将可能带来撞击的情况,那损失更大。那么,会不会有这个想法,就看未来我国火星新一轮探测上,会不会考虑,这里就探讨就行。

“最后希望”没了,为什么说没有遗憾?

的确,祝融号在执行任务之后,给我国带来的成果还是不少,并且不少的探索数据还在继续研究之中。

在2023年12月的时候,我国都还在继续公布相关性的成果,那就是中国科学家通过频谱分析“祝融号”低频雷达数据,对比火星地面现存的地貌特征,认为“祝融号”着陆区地下35米处,存在16个古多边形地貌。并且该成果也发布出来了。

这说明什么?虽然祝融号火星车已经“休眠”1年多了,但是它的探测成果,我国仍在研究,还可能存在一部分没有研究完成,这足以够证明它的价值,没有什么遗憾。

而且最为关键的是,中国祝融号“火星车”已经在火星“超额”完成了任务,它的设计寿命为3个火星月,相当于约92个地球日,它在火星上工作的时间是远超了,并且也完成了我国设定的火星探测任务,所以,有没有苏醒都无所谓了。

只是对于很多人来说,如果能够运行更久一点,那可能还是更好的事情。所以,期待能够再次苏醒,这样的心情完全理解,但也不用感到失望就行。而且接下来我国的火星探索任务还将继续。

天问二号不去火星,天问三号将火星采样

的确,接下来的火星探索任务并不会结束,我国还将继续。

但是天问二号任务不会去火星,我国要针对小行星采样,预计在2025年5月实施发射,进行对小行星2016HO3采样,该小行星直径可能40到100米,同时,它有可能是地球近百年来最稳定的一颗准卫星。

所以,具有极高的探索价值,而我国进行对该小行星的探索,也是主要解决这些问题。

一是测定2016 HO3轨道、自转、形状大小和热辐射等物理参数。

二是探测2016 HO3形貌、表面物质组分、内部结构,获取小行星样品的背景信息。

三是对2016 HO3返回样品开展实验室分析研究,测定小行星样品的物理性质、化学与矿物成分、同位素组成和结构构造,测定和研究小行星样品的年龄,与陨石进行比较研究,建立返回样品与陨石、地面观测与遥感就位分析数据之间的联系。

从而实现对小行星探索的突破,当然,最为关键的还是为我国火星探索提供一定的支持,天问二号最为核心的问题就是进行“技术验证”,这是我国首次进行地外天体采样,一旦实现了,将可以为我国天问三号任务,进行火星探索采样提供重要支持。

所以,天问三号将火星采样,计划2028年实施天问三号火星取样返回。不过,中国还真的有可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火星采样返回的国家。

不少人应该知道,除了我国,还有美国也执行了火星采样计划,是NASA与ESA进行联合研究的项目,结果该项目又延迟了,因为没有钱。

在NASA在提交的2024年预算中,NASA请求获得9.493亿美元的资金来执行这项任务,然而负责监督机构预算的委员会只批准了3亿美元,并要求NASA每年提交资金使用概况。这使得该项目出现了转变,最终不得不延迟。

而中国就没有这样的问题,天问三号是稳步推进。

所以,中国可能在美国前实施全面的火星采样返回,这趋势已经非常明了,大家后面就可以看到了。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5a89ea6d5388fb8d1cddd93c577a9bb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