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宝宝可以添加辅食开始,宝妈恨不得把自己认为所有有营养的东西,统统都“塞进”自家宝宝的肚子里。
为人父母,就是想把好的东西,一股脑的都给宝宝。对于宝妈的这些操作,相信大家都可以理解。
可问题是:你给宝宝吃辅食的过程,真的吃对了吗?
今天,在宝妈群里看到这个问题,瞬间就迷茫了!一直以来,觉得自己是个靠谱的妈妈,会认真给宝宝挑选食材,准备辅食,每一步都不要交给别人。
可实际上,前两天发生的事情,真的给了我当头一棒:
最近是南瓜上市的季节,所以给宝宝吃了很多南瓜。当时就想着,南瓜的营养丰富,给宝宝熬粥、煮面条,都是极好的。
可谁能想到,连续吃了四天之后,宝宝的皮肤开始变黄。特别害怕,就带着他看了医生,好在一番检查后有惊无险。
医生表示:宝宝出现这种情况,多半是近期吃蔬菜的缘故。不用太着急,只要不再吃南瓜,宝宝的皮肤,就会慢慢变回来。
这些看似营养的蔬菜,真的要吃对
为了避免同样的事情继续出现,特意向医生咨询了一下。
才知道,除了南瓜之外,还有好几种蔬菜,再给宝宝吃的时候,要尽量注意一些。希望更多的宝妈,不要出现跟我一样的情况,实在太害怕了。
红薯、番茄、胡萝卜、黄花菜、玉米、韭黄等蔬菜,也不要给宝宝多吃。不否认,这些蔬菜的营养都很丰富,确实能为身体补充更多养分。而且,这些蔬菜还自带甜味,宝宝特别喜欢。
但同样,这些蔬菜中含有丰富的β-胡萝卜素。对于成年人来说,这是一种有益物质,对身体很好。对于年幼的宝宝来说,β-胡萝卜素反而是一种负担,他们根本不需要。
过量的β-胡萝卜素,短期内很难消化,就会一点点堆积到宝宝的血液中。这也是为何,宝宝在长期且多次吃完这些蔬菜后,皮肤发黄的最大原因。
所以说,再好的蔬菜,还是要合理搭配。想要宝宝吸收更多营养,就要学会合理搭配食材,确保营养多元化,而不是单一的只吃某种蔬菜。
关于吃蔬菜,这些细节也很重要
1、别煮太硬
宝宝的咀嚼能力和消化能力,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所以在给他们准备蔬菜辅食时,最好能多煮一下。
别看只多出几分钟,对宝宝来说却完全不一样:软烂的食物,更易于宝宝咀嚼,也不会影响营养的吸收。重点是,安全系数更高,不用担心宝宝在咀嚼和吞咽的过程中,伤害到气管。
温馨建议:绿叶蔬菜,就不建议煮的太久,不然就会释放出亚硝酸盐,反而对宝宝的健康不利。
2、别吃太多
还是那句话:再好的东西,都不能贪多,尤其是给宝宝吃!
很多宝妈有些着急,总觉得宝宝要多吃蔬菜,这样才能吸收更多营养。于是,就会想尽办法给他们投喂,导致宝宝一次性吃的太多。
很想说一句:宝宝的肠胃功能不是太好,若是过量吃蔬菜,反而会增加肠胃负担,不是一件好事。
和所有辅食一样,都要遵循循序渐进的添加方式。不仅要保持少量多次的喂养原则,而且还要先从蔬菜泥开始,让宝宝慢慢适应蔬菜的味道。
温馨提醒:蔬菜的种类很多,宝妈也要学会更换搭配。尤其是不想宝宝挑食的宝妈,更要从小培养他们接触多种蔬菜。
3、别吃太晚
什么时候给宝宝吃蔬菜呢?其实这个问题,很多宝妈到现在也没有弄明白。
刚开始加辅食,应该从米粉开始,而且还要尽量稀一些,毕竟从母乳或奶粉过渡到米粉,宝宝有个适应的过程。
紧接着,每隔一周,可以适量给宝宝添加新的辅食。包括蔬菜,也是先将它做成蔬菜汁,加入米粉中,让宝宝适应。慢慢的,才能单独做成蔬菜泥。
至于添加的时间,其实在宝宝吃辅食之后的一个月,就可以考虑吃蔬菜了。尤其是绿叶菜中的营养,真的特别适合宝宝的发育。
所以说,综合考虑之下,给宝宝吃蔬菜的时间,还是别太晚了。毕竟,这关系到宝宝的健康发育情况,相信宝妈也不愿意拿健康开玩笑吧。
准备给宝宝添加蔬菜的宝妈,这些喂养小细节,一定要牢牢记在心里。
那些黄色蔬菜,要少量食用,可以搭配其他蔬菜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