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二战德军高级将领的功勋那么少?这个问题就字面上理解,确实看似表面上的问题,但从人们关注德军服装和荣誉角度来看,二战德军的功勋制度并不落后于其它军队,甚至在有些方面还领先许多。但就激励机制来讲,苏军要强于德军,原因在于两个方面。
一方面,二战德军转入作战体制时间较短,制约了奖励制度的发展和延伸。由于一战以后,德国的国防力量受英法牵制,德国不仅只保留了十万陆军部队,总参谋部指挥系统也被取消,直到1934年阿道夫上台,德军才逐渐建立起一整套的作战体制,到古德里安的闪击战被确定为德军的主要作战形式,这个过程实际上并不是很长,从1936年起算,到1945年德国战败,仅仅不到十年时间,所以,这个过程里,德军的主要指挥形式都是以阿道夫建立的纳粹思想为主导,对如何忠诚于纳粹思想,德军从上到下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来实施和检验。
另一方面,德军的功勋少,是因为其作战指挥一杆子插到了底。拿苏德战争来讲,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打响以后,到莫斯科战役结束,这一时期可以说斯大林插手比较多,从建立最高统帅部代表到朱可夫成为最高副统帅统一指挥红军,苏军的指挥体制走了一段弯路,但从斯大林格勒战役开始,苏军开始走也困境,战场指挥权也显得比较灵活。反观德军,从阿道夫上台,他一直想控制国防军,直到莫斯科战役失利他亲自接管陆军总司令,到苏军反攻柏林,他就一直在指挥前线部队,可以说一杆子插到底的指挥模式成为德军失败的一个诱因之一。
应该说,苏军的激励机制远比德军要强许多,从莫斯科战役时的红场阅兵到斯大林建立近卫军制度,一大批功勋部队和高级将领战场提拔,在作战中,许多方面军因能得到最高统帅部奖励,也就是能在莫斯科燃放多少响礼炮,而不断欲血奋战。
不过,整个苏德战争,德军不管是作战战术还是激励机制都有一些缺陷,比方说离开装甲部队的钳形攻势就难有作为,仅有一项铁十字勋章系列成为德军的荣誉和向往。而与之相比较,苏军在战略战术上不仅灵活得多,而且在激励机制上也丰富得多。比方说,一场大的战役下来,苏军都要及时总结,统帅部方面要调整部队番号,有的被授予近卫军,有的被升格为突击集团军,而且还给每名参战士兵都要颁布一定规模数量的战役纪念章。所以,二战苏军的战斗英雄非常多,被授予荣誉称号的部队也非常多,相对应的其高级指挥员胸前的奖章也就比德军多。
更多资讯请关注岛主说事,喜欢本文的读者请点赞、收藏和分享一下吧!
二战冬季风暴行动,为何A集群比B集群重要?保卢斯开始就是打援
二战苏德战争,为何保卢斯担任指挥官是形势所需?有两个重要推手
二战哈尔科夫反击战,曼施坦因接管党卫装甲军,苏军重心北移
二战勒热夫战役,莫德尔名利双收,为何还要使用水牛计划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