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和果郡王之间的故事,讲的不是爱情,而是命运

2021-05-23     练瑜伽

原标题:甄嬛和果郡王之间的故事,讲的不是爱情,而是命运

公号:宛央女子(ID:Apple1990-kun)

曾经,还是太年轻,不喜欢看《甄嬛传》里甘露寺那一段剧情。

因为人,尤其是女人,生命里大概率会有一个阶段对爱情是失望的,所以由己及人,希望电视剧里的女主角们,可以不再困囿于情情爱爱。

这是很多人想要跳过甘露寺一段的原因,大家都希望甄嬛快点开启钮祜禄·甄嬛的人生模式——男人和爱情都是不重要的,抵达权力的巅峰才是正经事儿。

可是,这几天上海开始进入梅雨季,在缠绵细雨里沉下心来,认真看了几集甄嬛回宫前的剧情,我忽然发现,甘露寺这几集,讲得真好啊。

它讲的并不是爱情,而是命运,只是我从前没看懂。

甄嬛回宫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她怀了孕,然后得知果郡王死了。

这甚至是唯一理由,至于她说的甄氏一族被困宁古塔,需要她解救,以及为果郡王报仇等等,那都是借口,而且必须建立在果郡王死了这件事上,才能成立。

事实上,如果甄嬛和果郡王是正常婚配,甄嬛也未必会回宫。

因为有果郡王妃这个身份在,甄家就还有口气,她和果郡王的孩子也能活得有名有姓。

但甄嬛和果郡王是私定终生,这就让甄嬛很难办了。

果郡王在的时候一切都还有转圜之地,他们有大量的时间来筹谋,让他们的感情归宿变得合情合理。

再怎么不济,孩子的“皇室户口”肯定是能上的。

但果郡王突然死了(当时所有人都这么以为),甄嬛陷入了最尴尬的境地。

她当然可以跟温实初走,但从此肚子里的孩子就只能是私生子。

这是甄嬛最不能忍受的,甄嬛从来心气儿很高,一个一直都活得高高在上的人,很难心甘情愿成为普通人,她会意志消沉,但绝不会轻易认命。

甄嬛本人是很看不上温实初的,自始至终甄嬛只是利用温实初对她的喜欢。

更何况,温实初说的那个办法,听着还可以,但真操作起来,同样万分凶险。甄嬛突然死了,宫里忽然少了个太医,只要不是傻子,一定会仔细琢磨这个事儿。

到了那时,以温实初的能力,真的可以兜住吗?

甄嬛永远不可能选择温实初,因为温实初作为丈夫,能给甄嬛的能量实在是太少了。温实初最好的身份,就是作为一个太医,实现自己最大的价值。

甄嬛对他的利用,确实自私,但不得不说一句,也是一种最好的安排。

我一直觉得甄嬛最厉害的一点是,作为一个后宫BOSS,她很会用人,甚至比太后还会用人。

太后用宜修,真的用错了,但甄嬛用温实初,用槿汐,用浣碧,用曹贵人,全都用得恰到好处,她让每一个人在她们自己最适合的位置,释放出了最大的能量。

可温实初,始终看不明白这一点,非要把自己好好的一个太医,逼成爱人。

他最后的悲惨结局,可他的这一点不自知也有关系。温实初的能量,不管是配甄嬛,还是配眉庄都不够,至于爱,那是另外一回事。

对比之下,《如懿传》里的江太医就清醒得多了,他可以成为如懿的助攻,但很清楚自己的能量,所对应的那个爱人,只能是惢心。

至于后宫妃嫔,他在心理上保持着疏远的距离。

所以最后,他和惢心,拥有了宫斗剧里最好的结局。一个人一定要有清醒的自我认知,否则很容易走向毁灭。

浣碧骂温实初:“你如何能做到王爷可以做到的事情?”

虽然刺耳,却也是实情。

继续说回甄嬛。

不能选择温实初,那么甄嬛就只有两个选择了:

第一, 认命,自己老死宫外,两个孩子从此活得没名没姓,比如可以托付给舒太妃,日后再找个其他由头说是山外捡来的之类,但总之,不可能冠爱新觉罗姓氏;

第二, 回宫。而且必须得快,肚子里的孩子等不了。

甄嬛肯定会选择回宫,这也是她对自己的认知决定的。

甄嬛虽然外在确实矫情,但她内心是一个无比清醒,永远知道自己要什么的人,她尊重自己的欲望和野心。

我说自己从前没看懂《甄嬛传》,就是在于曾经我只看到了这一层——甄嬛回宫,成为钮祜禄·甄嬛,是她自己的选择。她是失去了一些东西,但也得到了自己想要的。

但现在我有一点不一样的想法。

甄嬛回宫,让我看到了命运对一个人的塑造。

在和果郡王私定终生之后,甄嬛真的完全不在意四郎了吗?我曾经以为是的。

现在觉得,未必。

有一细节,在甄嬛回宫前反复被不同的人提了几次——那就是四郎在梦中叫了甄嬛的名字。

这事儿,果郡王提过。

甄嬛一下子就记在了心里,她后来敢那么义无反顾地回宫,就是在这个细节里判断出四郎原来是爱她的。

苏培盛也提过。当时甄嬛眉心微动。

后来,槿汐也提过一次。她问甄嬛:“难道娘子内心里,真的没有转过什么念头吗?”

甄嬛没有正面回答槿汐这个问题,只说已经被伤得体无完肤,现在又给点药物,有什么意思。

但甄嬛再一次眉心微动。

槿汐于是也露出了一个很耐人寻味的表情,说:“无论有没有意思,只要皇上有这份心,我们就事半功倍了。”

槿汐的这句话潜台词非常丰富,结合后来苏培盛的那一句:“两下里都是有情的,这不是一拍即合吗?”,就更容易理解。

电视剧借槿汐和苏培盛之口,把甄嬛不肯承认,但旁观者洞若观火的事情告诉我们:甄嬛和皇上之间,即使到了此时此刻,也还是心中各有情意的。

在甘露寺重逢那一晚,甄嬛看着熟睡的四郎,落了泪。

她别过头,闭上眼,任由眼泪和情绪游荡,那是一种很复杂的情感,既有对果郡王的想念和抱歉,也有对四郎和自己走到如今境地的感慨,恐怕只有一句古词才能写得进甄嬛当时的心境——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到底是哪里出了错?她甄嬛错过了一个自己爱过的人,又愧对了另一个自己决定去爱的人。

命运的错过跌宕竟然一天都没有放过她甄嬛?

以为四郎不爱她,自尊心备受打击,执意离宫,然后却发现自己离错了?

已经死了心,决定开启一段新生活,老天又来告诉她,你刚爱上的果郡王死了,你打算利用的四郎,对你有过真心。

更惨的是,很快她又受到另一重打击——原来果郡王没有死。

甄嬛的人生,是一步错,步步错。

恐怕换成是任何一个人,都会有一种被命运捉弄和辜负的感觉。

当甄嬛踉跄着灵魂再次走进那座宫殿的时候,我真的流泪了,太难了,甄嬛遇到的命运真的太难了。

我曾经厌烦过甄嬛,但这一刻,我只想原谅,只有理解,因为甄嬛已经做好了一个女人,能做的一切,只是,她算来算去,终究算不过命运。

我也想起自己最近在读的两本书,一本关于章献太后刘娥(对,就是刘涛饰演的那个),一本关于慈禧太后。

很有意思的是,我发现刘娥和慈禧,一开始都不是那么有野心,那么无情的人。她们命运的转点是,失去了自己曾经很珍惜的人。

慈禧最重要的一次转变,是她失去了自己的亲儿子同治。同治19岁离世,很突然,没给慈禧任何心理准备,也没留下任何子嗣。慈禧突然发现,她曾经机关算尽的所有付出,竟然在命运的无常面前,全都失控了。

从那以后,慈禧变得不太一样。

就像甄嬛回宫后彻底改变了一样。

是她们天生有野心吗?那只是其中一个理由,更重要的原因是,她们突然都被迫发现一个事实——命运太难掌握了,相比较而言,权力和人心倒是一件可以操控的事情。

于是甄嬛,终于变成了操控人心的钮祜禄氏。

她想牢牢握住一点可以握住的东西。甄嬛她选择的不是权力和野心,她选择的其实是一种安稳可控的命运。

甄嬛被命运的翻云覆雨吓怕了,所以她摒弃了情爱这些太依赖于命运的,不可控的东西。

而权力和地位,则是通过算计和博弈可以得到的东西。

这是甄嬛后来变得无情的本质原因。

我曾经那么笃定地说:甄嬛的一生,是“变成自己最讨厌的人”的一生。

但现在我想说:甄嬛的一生,是“人总想改变无常命运,但不知不觉被命运改变了自己”的一生。

现在我才懂,其实甄嬛并没有大女主光环,终其一生,她都是一个被命运玩弄了的人。

《甄嬛传》是比《如懿传》更悲伤的故事。

-转发、点赞、点在看,都是鼓励-

- End -

林宛央.公众号:宛央女子.潇洒派生活者,畅销书作者,未来知名编剧.一个不走千篇一律的人生,却过得比谁都潇洒的姑娘.忌矫情,治拎不清,喜欢你的不盲从.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5Yi5qHkBAxbFhpvDkMx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