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君有着重庆人的精明和质朴。当武汉疫情严重时,他奋然不顾,放下“生意”带着医疗队千里迢迢赶往武汉,无私支援抗疫,成为武汉抗疫的战士。
朱君是重庆市彭水德济医院的法人、董事长,是当地小有名气的民营企业家。该院地处重庆彭水县是一所综合性二级医院,属于本地区域内很有名气的医院,注册为非营利性,担任了许多公益服务。朱君兴办医院就是这样的家国情怀,总是以善举和慈爱来惠及于民。
其实,朱君还有一家电力工程专业公司,在东南亚中标了一项大工程,照说时值春节,作为企业家可以与家人团聚,好好休整,为中标的工程再筹备人财物品,尽快完成工程,获取应得的效益。
得知武汉疫情一天天告急,朱君坐不住了,与医院的经营层商量,与家人合计,从医院抽调5名医务人员组成医疗队,准备紧急驰援武汉。他一边收购时令农副食品,自备医疗防护用品,一边寻找租用货车,带着这些捐赠物品,2月18日从家乡出发,千里奔赴武汉抗疫。
他和医疗队本可以在故乡也照样参加抗疫,心安理得,可朱君作为血肉之躯,有着重庆山城人民的质朴憨厚,看到武汉人民在抗疫中,封城作出的重大贡献,他也决心要尽自己微薄之力,为武汉人民分担一些。
一路的狂奔,天气很冷,他和他的医疗队满腔的热情,全身的热血,不顾车马劳累,19日一到武汉,就直奔汉阳医院参加抗疫之中。
几名护士都是90后,从未经历过隔离病区的抗疫,感染的风险对心理和身体的负重几乎超出了承受。朱君在以往的经营管理中,常常是抓大放小,总对重大的经营决策准确迅速,对一些细微的事情,不怎么多操心。看着护士们到武汉后,朱君观察到她们说话、吃宿的一些胆怯和担忧,就以长者的慈爱,从心理上给她们放松,从体能方面给她们分担,收拾用品,准备好饭菜,让她们心理上释怀,营养上保证,全面适应隔离病区的高强度工作。
朱君主要从事企业管理,没有医学资质,不能直接为病人服务。他看到来自全国各地医疗队,在汉阳医院为病人治病疗毒,心里十分着急。他就每天从住处,来到汉阳医院维护秩序,参加志愿服务队,搞起了后勤服务工作。社会各界捐赠的物资,少的几吨,多的十几吨几十吨重,他就和其他志愿者一起,参加卸车搬运货物,虽然气温很低,可他一忙就是大汗淋漓。
汉阳医院是武汉疫情的中心,疫情严重时,每天的发热、疑似和确诊病人数以千计,处处都是感染的风险。照说,正常人都会尽量躲开,朱君也非常清楚,在汉阳医院就如同身处雷区,时时都有看不到的危险。他看到,来自全国各地的160多名外援医疗队在汉阳医院,都跟自己一样,有着非公医院机构同样的身份,都有同样的心愿,早日打败病毒。他决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为抗疫尽点力量。
他每天早早地就赶到医院,俨然就是一名正规的抗疫战士,参加后勤服务。早中晚三顿饭,他主动帮忙搬运送达;社会好心人士为医务送来慰问品,他就一箱箱送到医务人员宿舍;医务人员久闻武汉热干面的美味,他就亲自下厨,把一碗碗香喷喷的热干面送到医务人员手上。
随着战疫形势的变化,2月26日,汉阳医院把确诊病人全部转运其他医院集中治疗,在这里外援的八支医疗队80多人,整体转战到方舱医院。朱君也主动跟随队伍,连夜奔赴到方舱。
方舱医院的领导觉得朱君不仅为武汉抗疫出钱出力,还具有很好的领导和协调能力,经研究决定,任命朱君为方舱医院行政管理部副主任。
一纸任命,对于朱君来说,是更多的责任和付出。每天早上,朱君开着私家车,带上其他同事,从住处赶往方舱上班。
朱君作为方舱医院行管部的领导后就更忙了。保障服务,领取防护用品,员工的就餐,应急的交通,与各部门的协调,他都主动抢着做。
在接受采访时,当问及他出来这么久了,对他的生意会不会有大的问题时,他笑着回答,疫情给武汉带来了这么大的灾难,习总书记这么忙也来了,我的生意不算什么。能在这里做点小事,我心里很高兴。
朱君说话很轻松,但作为企业家都清楚,时间意为着效益,朱君到武汉参加抗疫生意肯定会有一些影响,但从朱君这么多天的镇定和韧性来看,他是铁了心要抗疫到底的。
但愿我们一起快速完胜病毒,让朱君早日回到他的公司,指挥他的企业。朱君就是这样一位重庆企业家,愿他的公司与武汉一样永远有美好的春色。
责编:刘艳萍
融媒体记者:徐勇
通讯员: 李攀
编辑:李家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