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月哭戏遭群嘲,一手好资源被浪费,流量艺人们该跳出舒适圈了

2019-07-25     娱情扒姐

沈月哭戏遭群嘲,一手好资源被浪费,流量艺人们请别再苦苦挣扎

如今七月已经快接近尾声,暑期档的除了《亲爱的》 、《长安》、 《九州》,其余的几部剧基本都反响平平。

而最近由两位新晋小花主演的剧版《七月与安生》已经播出快两天了,竟然一点宣传的意思都没有,本来以为这部在开拍就不被看好的剧会这样默默无闻地播完,结果今天就因为剧里的安生扮演者沈月上了热门话题榜。

本来这个"沈月哭戏"的话题排名第二的时候,评论只有几百条,基本都是夸赞她的哭戏是神仙演技。

但大部分网友却觉得这哭戏让人看得不知所以然,有些评论在强行尬吹,便回怼这演技看的令人尴尬,不要吹太过了。

这段被疯狂夸赞的剧情是指沈月饰演的安生从亲人口中得知母亲的死讯后哭戏的场景。如果只看动图的话,感觉演技还行,只是截图中的某些表情有些尴尬,而且眼神表露出的感情戏较少,虽然没什么水花,但也不会特别容易使人出戏。

无声动图上看出她的演技马马虎虎,但是看完视频就会发现尴尬的感觉像洪水蔓延开来。视频里她的台词含糊不清,完全让人无法听清。

她夸张的嘴部表情加上对不上口型的配音,实在是让人出戏,而且配音也不是非常好。这样的表演真的让人感觉不到她的演技大爆发。

也许沈月真的努力了,能感觉到她是很努力地想把情绪呈现给观众,可能因为用力过猛,反而观众觉得很尴尬,这时候演戏的一个"度"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早期,"面瘫脸"经常会被用来评价这些青年演员,因此他们为了展现自己的努力成果,就会"用力过猛"地去表现自己的情感,这也是青年演员的一个通病。

因为这种情绪表现手法,很容易令人呈现"马景涛式咆哮",看着确实让人觉得你情绪很丰富,但是却无法直击人心,观众并未能感同身受,所以也仅仅是流于表面而已。

其实真正的好演技,不是说一定要有多夸张的面部表情,有时候,单单一个眼神,就能令人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了。

如今虽然饱受诟病,但沈月的资源一直是很好的,她凭借校园甜剧《小美好》一片成名,跻身新晋小花的行列,随后接连拍了《流星花园》、《七月与安生》这种时下的大热IP。

经纪公司对她也特别地上心,不仅愿意花钱为她买通稿上热搜刷流量,同时也一直帮她搜寻和热门综艺、大热剧本的合作机会,时尚资源也是不赖,日式小清新写真和街拍硬照样样不落。

按理说,一出道即成名与公司力捧这样的绝好条件本应该星路顺畅,只是可惜她的演技并没有及时跟上,导致《小美好》时期攒下的路人缘,早就被"雨中丑到哭的杉菜"和"火车站咆哮的小怪兽安生"给消耗殆尽了。

其实大家不欣赏沈月绝大部分也是认为她作为一个流量明星却没有相应明星自觉,身材管理差是大多数人诟病她的理由之一。

她的路人生图被眼尖的网友拍到放到网上,和另一位小花郑爽一对比,就会发现拿个精修图怎么看怎么大方接地气的领家女孩,私底下反差特别大。

但工作室不扬长避短,反而在精修图上更致力于把她的腿修长、把比例修好看。而沈月本人似乎也沉醉在精修图里,被网友诟病了那么久的腿型,一直也没有矫正和改善。

反观同样是一炮而红,随后被批"腿粗""演技一般""不时尚"的周冬雨,近几年,人们对她的评价却不再是上面这些词了,反而变成荧屏的"鬼马精灵"。

可以发现周冬雨是很爱惜她的羽毛的,面对观众们对她的负面评价,她选择默默改变从而一鸣惊人。

说她土?她便努力改变自己以往的形象,在找对适合自己的穿搭风格后稳定发挥,很少出错。

说她演技一般?她通过电影《七月与安生》中的角色恰如其分的掌握,一举让她获得影后殊荣。《春风十里》中搭档张一山,饰演天性自由、青春蜕变的肖红,她日益成熟的演技使大家有目共的。

说她腿粗?现在的她无论是路人生图还是活动照片,都是一双美出镜。就这样她通过自己极强的业务能力让众人早期对她的刻板印象一个个摘除,现在观众眼里的她是一个会演戏、很活泼机灵的周冬雨了。

相比起来,沈月真是很幸运的,她一出道就有适合自己的片子,并且借此一举成名,本来她手上拥有着的是极好的一副牌,但却并未好好使用。

在颜值上,沈月算不上大美女,但凭借单纯的元气少女形象,掀起了一股小清新的风潮,也吸引了不少观众和粉丝。

接到了《流星花园》这样的大IP,也因为沈月剧中看起来"五五分"、"小腿造型有问题",被观众吐槽,这样所有专科毕业的新人都羡慕不来的机遇,却成为她演艺生涯中的槽点。

本来身材问题已经让观众对此吐槽不止,如果沈月的演技好的话还是能挽回一些观众的好感的,可偏偏她的演技也是一个短板。

非科班出身,没有经过演员的培训,天资也不那么足够,砸在沈月身上的好资源,一下子变成了“压死”她的稻草,把她推上风口浪尖。

沈月这次在《七月》中的表演仍显得稚嫩,粉丝和经纪公司盲目尬吹,自卖自夸,这样的做法只会让她的路人缘越来越差。

与其霸占资源成为像郑爽一样的流量小花,沉醉在自己的精修照片中,不如多花点时间体验生活、磨练自己的演技。

章子怡当初出演《我的父亲母亲》时,也去乡下体验了一个月的生活,以便理解角色。通过自己的不断摸索和学习,才在演艺的道路上走出自己的花路。

有流量、有话题、有资源,沈月很幸运,但幸运不会永远眷顾一个人。

流量明星会有一时的热度,但在娱乐圈中,他们更新迭代的极快,流量小花的佼佼者郑爽,也因想“当网红”、“演戏只是为了赚钱”这样的言论,而丢失路人缘和粉丝。

当下的娱乐圈也许总是用打造流量明星的模式来套用在“沈月们”的身上,要冲出外界的桎梏和议论,这种模式必然是不长久的,长此以往也会和郑爽一样磨损掉自己身上原本有的光环。

不是科班也没有关系,唯有努力让大家因自己的演技而动容,主动跳出舒适圈,从此才会一身星光。

送给沈月,和正在流量艺人身份上挣扎的“沈月们”。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5PsRK2wBmyVoG_1ZTpG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