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头,农产品的价格总让人有一种偏高的感觉,有时候,即便赶上了丰收时刻,却依旧觉察不到大批量上市带来的一点点降价感觉。现在正是一年里最忙的农忙时候,农民在地里越忙越收获,心里就越高兴,因为有的忙就是高产,收成不错。
不过高兴那只是一时的,发愁的事情也不少。近些年来的丰收季节,随之而来的往往是农产品收购价格的下跌,丰收的喜悦并不能换到真金白银,让很多农民在丰收的时候心情一直压抑。不指望能卖个多好的价钱,也盼望着不要价格暴跌。
今年种植核桃的农民就在发愁,以前核桃都是价值很高的经济作物,极少遇到降价。但是今年却出现了价格暴跌,这核桃收了之后,农民又为销路发起了愁。
虽然核桃在地头价上跌了很多,但是超市价格却依然坚挺,超市里核桃价格有特价9.9元一斤的,但是一看就属于壳特别厚的那种,用工具还得费点劲才能吃到的那种。超市里品相好一些,容易扒开的,价格都在每斤15元以上,甚至在25元以上。
这时候就让人纳闷了,超市卖的不便宜啊,也没看出降价苗头,怎么地头收购价如此低呢?更何谈发愁销路一说呢?
核桃其实零售成品只占销售的不太重要的一个小部分。像是核桃露饮品,各种口味坚果核桃的风靡,才是核桃市场价格的风向标。也正是有这么大的消费人群存在,使得核桃有一定的受众保障,价格很难有大的波折。并且家庭消费中坚果类的消费比重虽然远不及肉蛋奶,不过一直是在上升的。可以看出坚果的消费市场一直在增长。
我们有理由相信,市场上核桃价格不菲的同时,收购价格下落,很可能是收购商的压价游戏。这在很多农产品的收获季都司空见惯了,用恶意压价让自己的利润空间扩大。
有人总结说:收购商只要在收获时节第一次把价格压得很低,那农民的心理上就会接受今年核桃价格低的事实,并且把核桃期望值价格也降低。这样,即便是第一次收购时候没有收到足额的核桃,后续只要稍微抬一点价格,就会收到很多原本要花高价才能收购上来的核桃了。
不过,也不是所有的农产品都限在了这种收购迷局中,也有去年表现不佳的“选手”,今天转身走入高端的,举个例子,就说洋葱吧。
丰收后的农民心态已经很平静,因为他们心中这洋葱肯定是难卖出去的,没想到还没收完,地头上就来了人抢着要。现在洋葱在市场上基本是8元左右,收购价也接近1元。这和去年的价格一毛钱比起来,真是身价翻倍了。
其实洋葱的涨价,也是有原因的。今年洋葱的原产地印度,受到了天灾,使得洋葱大量减产。印度的洋葱出口给很多国家,为了保证本国的需求,印度只好减少了出口,这样就使得洋葱在世界上的供应量大为减少。供应紧张使得国内收货商四处寻找货源,为了拿到货源,不得不下大价钱抢购。
国内洋葱与印度刚好相反,得到了大丰收,农民本来没指望会卖到多么值钱,不过印度的天灾正好成全了国内洋葱的高价,今年的国内洋葱也没人挑三拣四了,只要是洋葱,就有人要,甚至是抢着要。
不过,这种涨价是不可复制的,毕竟天灾不是年年有,洋葱的高价只是一次偶然,相信不出意外的话,明年洋葱又要面临低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