冤枉秦始皇了,他坑杀的并非儒生,而是现今“王林之流”的假大师

2023-06-07   陈坤说历史

原标题:冤枉秦始皇了,他坑杀的并非儒生,而是现今“王林之流”的假大师

秦始皇是历史上第一个皇帝,也是第一个统一中国的皇帝。正常来说他的功劳应该是在千秋,受万世敬仰,而如今每当提起秦始皇,首先大家想起的印象就是“残暴、专政、野蛮”。

然而历史上秦始皇是于公元前210年去世的,而秦朝于前207年便灭亡了,可以说还未等到修撰史籍,秦始皇一生所建的王朝便化为灰烬了。

那么对于记载了秦始皇种种暴行的史籍,都是何人撰写的呢?距离秦朝最近的,也是西汉时期的司马迁所著的《史记·秦始皇本纪》了。然而司马迁的出生日期是在公元前145年,就算与秦始皇公元前210年去世,也是相差了55年,所以其中记载多数也是道听途说而来。

加上秦始皇在世的时候,为了集中政权,封锁言论,统一思想,在丞相李斯的建议下,收集天下书经,进行销毁。从而得罪了许多文学工作者,甚至说得受尽天下读书人的咒骂,所以对秦始皇的侮辱与扭曲也是在所难免的。

在《史记》中对焚书过程曾有记载:在秦始皇三十四年,秦始皇在咸阳宫内宴请百官。大臣们必然是对秦始皇的功绩一顿吹捧。首先是仆射周青臣,他说:“想当初秦地不过千里,如今依赖陛下英明果断,平定了四海,天下没有不服的,并且还设置郡县制,再无战争之患,必然会传扬万世,上古之帝也不及陛下威德。”

秦始皇听后心中大喜,然而有吹捧的必然也会有泼冷水的,听完周青臣的吹捧,就有一齐人淳于越看不过去了,说道:“殷周时期之所以能延续千年,与将亲室封为功臣诸侯,首辅相应不无关系,如今陛下富有海内,而亲室都未得到奖赏,以后若遇战事该如何相救?做事不向过去学习,能长久的太少了,如今青臣又谄谀陛下,并非是忠臣。”

这时丞相李斯则站出来说道:“各个朝代都不同,时代一直在变化,不能以一而终,如今陛下创下大业,建万世之功,并非愚儒可以明白的,臣冒死谏言,自古天下会乱,都是由于虚言以乱实,如今陛下尊崇法学,应天让天下独尊,臣请史官将非秦记的书籍全部烧毁,非博士官所职,敢有藏《诗》、《书》的人,全部弃市,若想学法学,则以当下为师即可。”

秦始皇听后,李斯的思想正符合自己的统一天下目的,所以对此马上答复:“可”。就这样,焚书一事成为史实。其实焚书与坑儒并非是一件事,但可以说是因果。

焚天下书,让天下书生独尊法学,必然会引起读书人不满。最终秦始皇也会背上被读书人的辱骂。这不就有两个儒生,一个姓候,一个姓卢,《史记》中称之为候生、卢生。这两个人并非一般的儒生,而是秦始皇独裁后,希望自己能长生不老,于是广召天下方士,寻求长生不老药。

但天下哪有什么长生不老一说,然而这两人为了骗财,应召而来。但是这两人骗取钱财后,却拿不出真正的不老药,秦始皇为之大怒,将两人抓起来。候生于卢生畏罪潜逃之前,还不忘将秦始皇咒骂一番:

“始皇为人,天性刚戾自用,灭诸侯,并天下,意得欲从,于是便自以为自古以来的圣贤谁也比不上他。他高高在上,听不到批评之声,日益骄横;官员们为了讨好他,只能战战兢兢说谎期满。法律规定,方士之术不灵就要被处死。如今方士三百人,都是因为畏惧而献谀,谁也不敢指出始皇之过,天下之事无论大小皆取决于皇帝,他竟以秤来称量大臣们的上疏,大臣们呈上的疏奏不足一百二十斤,谁也不能休息,像这样贪婪权势的人,我们不能为他求长生不死之药。”

秦始皇得知两人逃跑后还大骂自己,十分大怒,说道:“我对待卢生这些人不薄,赏赐甚厚,而他们居然在背后诽谤我,说我缺德,我曾派人去问这些在咸阳的儒生,有人告诉我,他们中有人妖言惑众,扰乱民心。”

秦始皇想到吃我的,喝我的,转过身还骂我,这不是把我这个皇帝当大头了么。随后秦始皇便下令逮捕这些拿钱不办事的读书人,还让他们互相检举,共四百六十多人被抓,然而这些人并不能算上是纯粹的儒生,大部分都是受秦始皇之命寻仙求药的方术之士。

在司马迁所著的《史记》中曾有记载:“焚诗书坑术士”,这透漏出诽谤秦始皇的侯生与卢生并非是儒士,而是两个专门替秦始皇寻找长生不老药的“方士”,也可以理解成如今“王林”之流的“大师”。

当时因为秦始皇一心想要长生不老,便派人到处求药,其中“徐福”是最为出色的代表。还有许多儒生为了投其所好,摇身一变成为方术之士,借此博取荣华富贵。所以这些方术之士大多也算是读书人。

如果说秦始皇坑杀的都是些装神弄鬼、招摇撞骗的方术之士,可能所造成的影响及仇恨不会那么强烈,所以经过当时对秦朝不满的文人一改,便成为了秦始皇坑杀儒生的史实,从而加大了儒家对秦始皇的矛盾。最后经过千年的演变,原本是影响中国历史两千多年的皇帝转眼变成了暴君、昏君,这对于嬴政来说,实在是太不公平了。

在一本《大秦帝国启示录》书中,曾有详细记载了秦始皇一生的功过。秦始皇统一文字、货币,促进了思想的融合,天下的统一,所以说秦始皇是一个影响着中国两千多年历史的皇帝,不足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