酪蛋白是哺乳动物的重要激素,参与许多生理功能,如离子调节、体液常数、能量代谢、呼吸和免疫。
然而鳍鱼缺乏醛固酮合酶来产生特异性盐皮质激素,因此皮质醇目前被认为是鱼类的主要皮质类固醇。
皮质醇作用由哺乳动物的GRG和盐皮质激素受体MR的两种皮质类固醇受体介导。
皮质类固醇的功能调节,是由配体与受体结合来调节多种生理现象的复合物决定,也就是说发生什么样的调节取决于皮质醇与哪个受体结合。
皮质醇是鳍鱼的主要皮质类固醇,因为它不具有产生特定盐皮质激素所必需的醛固酮合酶。
传统上认为,皮质醇具有鱼类盐皮质激素的功能,但其实皮质醇的作用是通过其他脊椎动物中的皮质类固醇受体介导的。
鳃是鱼类离子调节的主要器官,在鳃完全发育之前,皮肤是鱼类早期发育阶段离子调节的主要器官。
一些研究调查了皮质醇在鱼类渗透调节中的作用,它是欧盐碱鱼适应海水的必需激素,还参与淡水驯化的离子调节。
例如离子细胞使用Na-K-ATP酶(NKA)和Na-K-2Cl分泌离子,共转运体,发现这些离子转运蛋白的活性,以及编码基因的表达均受外源性皮质醇的调节。
在适应海水和淡水两种不同水环境的过程中,通过调节鱼鳃电离细胞的发育和细胞分化来实现皮质醇的调节。
之前便有研究表明,罗非鱼血浆皮质醇水平,在第1天显著增加8.1倍,这说明盐度和环境条件的变化,会直接影响鱼类的皮质醇水平。
近年来新的血液学参数,已被用作研究鱼类盐度适应和营养状况的重要工具,环境盐度的变化可引起血液学参数的显著变化。
在海水里面盐度的增加,很有可能会导致海水鱼的适应性,以及自身的红细胞生成。
大多数硬骨鱼的胚胎表皮包括三层:基底层、中间层和富含微脊的浅层,当鱼的表皮细胞受伤或死亡时,它们被中间层的细胞取代。
为了确保皮肤组织的正常功能,皮肤细胞需要维持稳定的增殖和分化机制。
近年来斑马鱼鳃和表皮中离子细胞的分化机制,已被大量的研究确定,肿瘤蛋白在斑马鱼表皮的单层中表达,以及在维持表皮增殖状态中起重要作用。
然而尚未对莫桑比克罗非鱼的表皮细胞增殖,和离子细胞分化进行研究,所以不能一概而论。
与淡水斑马鱼相比,罗非鱼是一种具有较强盐度适应能力的欧盐硬骨,它不仅可以适应淡水和海水之间的各种盐度,还可以耐受极低离子水。
并在盐度是海水两倍的环境中生存,淡水和海水中不同类型的离子细胞已被明确定义,使其成为研究离子细胞调控的合适欧盐酸鱼。
罗非鱼也是一种母体口育雏,雌性将受精卵放在嘴里直到孵化,从而可以全年获得用于研究目的的胚胎。
一些研究机构已经研究出鱼类中离子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机制,在斑马鱼中,研究人员已经定义了一些重要的转录因子,如肿瘤蛋白。
从上面我们就不难发现,皮质醇参与斑马鱼和青鳉表皮离子细胞的分化,不过作为一种主要的淡水鱼,斑马鱼是否表现出与欧盐碱鱼相同的调节途径仍不能确定。
此外最近的相关研究发现,皮质醇可能通过硬骨动物的MR起作用。
皮质醇通过调节虹鳟鱼的肌肉收缩,以及细胞周期调节,便可看到大西洋鲑鱼的神经可塑性和应激反应。
其他研究也表明,盐皮质激素信号传导,可能与弹涂鱼和青鳉鱼的大脑行为有关,最近的研究很少涉及MR对盐度适应和离子细胞发育的影响。
以前的研究通常能够了解到,皮质醇通过GR而不是MR参与硬骨动物的盐度适应。
所以选择欧盐碱罗非鱼作为动物模型,来研究皮质醇是否调节表皮干细胞的基因表达,或者离子细胞的数量。
通过使用RU-486的GR拮抗剂和螺内酯的MR拮抗剂,确定皮质醇是否通过GR/MR影响离子细胞的发育和功能。
因此用外源性皮质醇治疗罗非鱼幼虫,并试图通过用拮抗剂抑制GR/MR的功能来了解皮质醇如何作用于离子细胞。
外源性皮质醇治疗罗非鱼幼虫,可以显著增加离子细胞密度和P63表达,还提供了药理学证据。
表明MR而不是GR可能控制离子细胞分化,使用罗非鱼MR和GR基因特异性RNA探针表明,鳃NKA免疫活性离子细胞中不存在MR和GR。
尽管如此对罗非鱼幼虫的拮抗剂治疗,也证实了MR在罗非鱼NKA免疫活性离子细胞中的主要参与,并影响它们在P63 mRNA表达中各自的作用。
目前在罗非鱼中鉴定出5种类型的离子细胞,所有这些离子细胞都可以用抗体标记,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确定,哪种类型的离子细胞通过皮质醇治疗增加。
硬骨鱼类环境适应过程中,离子细胞比例和形态的变化,与皮质醇诱导的细胞分化和增殖有关。
事实上给予外源性皮质醇,可以增加硬骨鱼类的离子细胞数量,这与的实验结果一致。
表明外源性皮质醇,会增加罗非鱼幼虫中NKA免疫活性离子细胞的数量。
在此之前还不清楚通过GR/MR的皮质醇,如何参与斑马鱼和青鳉鱼以外的硬骨鱼类中离子细胞的分化和增殖。
在这里用GR或MR拮抗剂,暴露了皮质醇处理的罗非鱼幼虫,发现螺内酯显着阻断了外源性皮质醇,增加表皮离子细胞数量的作用。
而RU-486也减少了离子细胞的数量,但程度低于螺内酯,这些结果都说明,皮质醇可能主要通过MR信号传导,来调节罗非鱼表皮离子细胞的分化和增殖。
目前可以知道的是螺内酯被用作MR拮抗剂,但其拮抗作用在不同的鱼类模型或实验设计中一直存在争议。
螺内酯揭示了鳉鱼鳃中的拮抗特性,具有淡水驯化和鲑鱼养殖鳃,在以往的研究中,螺内酯作为MR拮抗剂,减弱了外源性皮质醇对ECaC表达的刺激作用。
然而尽管RU-486影响了离子细胞的数量,但它不如螺内酯显着,可能是因为对MR低亲和力,也可能对受体产生拮抗作用。
在未来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通过分子对接方法,确定拮抗剂和配体受体亲和力的最佳剂量。
此外鱼类实验中使用依普利酮作为MR拮抗剂,与螺内酯相比,该药物在这些实验中的受体特异性有所提高。
目前可以知道的是,依普利酮对养殖鳟鱼鳃上皮没有任何影响,这表明鱼类对CR拮抗剂的反应存在潜在的物种差异。
或许在以后的研究,依普利酮可被视为罗非鱼MR的拮抗剂,并与螺内酯进行比较,以确定该物种的最佳选择。
包裹胚胎皮肤的离子细胞,负责内部液体稳态的离子/渗透调节,在发育过程中,离子细胞也出现在成鱼鳃等功能器官中。
最终成为渗透压和离子调节的主要调节剂之一,因此可以预期罗非鱼幼虫中离子细胞的发育机制,还有成年罗非鱼中鳃的发育机制相似。
有关人员调查显示,需要至少3天的皮质醇治疗,才能显着增加罗非鱼幼虫中的离子细胞数量。
这发现反映一个事实,即大约需要3天的皮质醇治疗,才能诱导离子细胞分化,这与之前的实验结果一致。
然而罗非鱼作为一种模式生物,受其生物学特性的限制,无法准确确定个体受精后的发育阶段。
因此实验只能从孵化进行,积累的研究成果没有斑马鱼那么多,据专家们研究表明,离子细胞发育通常分为三个主要事件:规格,分化和成熟。
出乎意料的是,发现外源性皮质醇治疗,这与斑马鱼的研究结果不同,皮质醇通过调节离子细胞,主调节因子Foxi3a和Foxi3b表达来控制表皮离子细胞分化过程。
因此提供了新的分子证据表明,皮质醇可能主要通过表达p63的干细胞中的MR激活促进离子细胞的分化和增殖。
此外通过成年罗非鱼鳃冷冻切片的三重染色,发现一些表达p63的细胞与表达mr的细胞共定位。
一些表达p63的细胞与NKA免疫活性离子细胞共定位,认为MR最初在p63阳性表皮干细胞上共表达。
当皮质醇与MR结合时,它会激活P63的基因表达,并促进表皮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当表皮干细胞开始分化为离子细胞时,不再需要MR表达,只有p63和NKA共定位。
最后当离子细胞完成分化和发育时,p63表达逐渐下调并最终消失这些结果支持了之前的假设,即皮质醇可以通过MR调节P63以促进离子细胞的分化和增殖。
然而斑马鱼是主要的淡水鱼类,无法在高盐度环境或高盐度波动的环境中生存,无法解释欧盐碱鱼的调控机制。
结果也证明了皮质醇对分化因子P63的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还有通过免疫组化染色和分子标记,对罗非鱼幼虫表皮进行离子细胞数量计数。
此外专家的研究表明,皮质醇通过GR调节鱼鳃能量代谢的急性反应,因此提出了皮质醇在短期内调节欧盐罗非鱼盐度适应的能量代谢,以应对急性环境变化。
并启动细胞分化以适应长期生存环境的假设,需要进一步研究皮质醇对四种离子细胞的分化作用以及下游分化因子的调控。
总之皮质醇通过MR刺激罗非鱼的离子细胞发育,而不是GR,因此提出了研究罗非鱼在皮肤/鳃渗透调节和上皮发育中的双重作用的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