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嘴闭嘴聊技术的“键盘党”,为什么买车从来不看底盘?

2023-11-23   汽车扒一扒

互联网编织出来完美的“双标”现场,培育出来了很大一群所谓的“技术流”选手。

这些技术流选手张嘴闭嘴聊技术,从发动机聊到变速箱,从混合动力系统聊到三电系统,但这些所谓的技术流最擅长的就是忽略核心的关键点:悬架系统。

我一直都认为,一台车有两个产品力是最核心也是最关键的,一个是可靠性,一个是安全。

其中,操控安全也是安全系统的重要组成,所以欧洲企业对麋鹿测试非常看中,一台车在更极限车况下拥有更好的车辆掌控力,一定能够提升安全驾驶信心。

有人否定麋鹿测试的重要性,其实是在偷换概念。

加速、刹车、麋鹿测试都很重要,属于典型的“我可以不用,但用的时候一定要有”的产品力,麋鹿测试的好坏看的就是转向系统、悬架系统。

优秀的产品一定要从底盘看起,因为这是保证操控安全的基本底线。

底盘优秀的标准则有三个,一个是悬架形式,一个是悬架用料,另一个则是调校表现,调校看的是整体动态表现,需要企业拿出经验、软件、实测反馈来一步步改进。

比如说,雪铁龙的扭力梁表现力可是比很多企业所谓的多连杆更好,靠的就是经验。

悬架形式方面,三连杆不如四连杆,四连杆不如五连杆,五连杆则不如H臂,当然不能只看悬架,还要看用料。有的企业用单层冲压,有的企业则是双层冲压,有的企业更舍得投入,上的则是一体式压铸铝合金,成本更高。

好的悬架在车辆变道时,尾部循迹性更好,同时刹车点头、起步抬头的抑制都会更好,典型的好开、好用。

中国消费者买车其实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的千人拥车数依然比较低,说明大部分用户还是没有车。

对技术的了解也是一步步来,大多数人先研究发动机、变速箱,现在是研究混合动力系统,研究电池参数、电机参数。

这说明我们对车辆的理解还没有真正意义上渗透到操控安全上。

其实应该是先了解白车身安全、操控安全,再去了解动力架构、三电系统,如此才能够买到一台开起来爽快、更安全、更经济的家用车。

目前来看,主流的悬架组合是前麦弗逊+后五连杆,铝合金用料的产品往往能够带来更好的操控表现力。一些企业更注重操控安全,会用上前双叉臂+后H臂,强化操控安全,带给用户更好的体验感。

大多数消费者不看底盘,更多是因为还没有深入到对操控有一定要求的高度,但下一个换车周期上,更多消费者会看重操控价值,好的操控一定会有好的用车生活和驾驶乐趣以及驾驶安全。

北美、欧洲这些地区的消费者对操控都有一定要求,中高端车型上是绝对不会出现后三连杆、单层冲压件这种悬架结构的,因为同等的调校能力,一定是后五连杆、H臂、铝合金的操控表现会更好。

所谓的键盘侠技术流,聊天不聊底盘,本质上也只是一种忽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