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昆明市公安局召开“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专题新闻发布会,通报昆明公安近五年来的工作情况。
昆明市公安局警令部副主任赵慧娟介绍,五年来,昆明市的主要警情、案件数量、电信诈骗案发率、交通事故等关键指标逐年下降。其中,110接报刑事警情下降52.8%,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下降35.6%,全市刑事案件发案数降幅33.3%,命案发案数持续走低,昆明市社会治安大局持续平稳。并在2023年成功创建首批“全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及“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
纵深开展打击治理工作
昆明公安相继开展重点地区破案大会战、重点地区突出治安问题整治、夏季治安打击整治,叠加开展“秋风”“长风”行动,轮次组织集中收网等严打整治行动,全力净化社会治安环境。始终保持严打高压态势,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全市公安机关共打掉涉黑组织24个,涉恶集团、团伙128个。纵深推进禁毒人民战争,创新病残吸毒人员收戒收治模式,累计戒治病残吸毒人员1.2万人次。在推进电信网络诈骗打击治理工作中,成功侦办多起虚拟货币类新型网络电诈犯罪,一批次接收侦办缅北涉诈人员910名。同时扎实开展“净网”“护网”系列专项行动,集中打击整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网络谣言、网络暴力、网络水军、网络黑灰产等网络乱象。在基层治理工作方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行乡镇(街道)“2+3(1)+N”机制,排查化解社会矛盾纠纷12.5万余件,实现网格管理覆盖率达100%。
深入落实法治公安建设
市县两级执法办案和执法监督管理中心实现全覆盖运行,208个派出所及10个直属办案部门均建成案管室,2023年刑事案件集中办理率达91.07%。深入推进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全警法纪教育、执法突出问题专项督导检查、执法办案场所智慧系统提升、全警“零违纪”创建活动、完善执法规范指引“法治公安建设六项工程”等一系列法治公安建设工作,严格执行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和“20个严禁”负面清单,智慧法治平台预警数同比下降13.1%。同时推进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充分联动街道、社区力量参与社会治安治理,开展专项普法宣传活动7000余场次,以案释法活动6100余场次。此外,昆明公安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法治营商环境,建成公安政务服务事项办理站点482个、服务窗口750个,投入公安自助服务终端设备549台,公安政务服务事项“零材料”仅凭身份证办理87项,一次不用跑事项77项,最多跑一次事项133项,服务质效进一步提升。
系统推进改革强警战略
昆明公安深化“情报、指挥、行动”一体化运行机制改革,市、县两级全部成立情报指挥中心,129个派出所实行综合指挥室、社区警务队、案件办理队“两队一室”运行模式,全市派出所警力占县级公安机关警力、社区民警占派出所警力实现“两个40%”标准。探索开展“交巡所”基础职能融合工作,持续保持巡特一体化“三网叠加”防控布局,日均投入巡逻防控警力4000余人,社会面见警率、管事率和应急处突能力明显提升。全省首建“三圈两层一面”圈层防控体系,科学规划“1、3、5”分钟“双快”处置圈,依托系统平台将各类防控要素“全量上图”,实现“一屏展示、一键调度、一声令下、一呼百应”。组建市县两级公安机关大数据专班,研发实战模型,建设应用“智慧交管·昆明大脑”、态势感知系统等具有引领性公安科技项目,建成一批“侦查中心”、刑科所重点实验室等工程项目。
持续强化平安创建工作
昆明公安大力推进平安创建,“雪亮工程”通过国家验收,全市2348个物业小区建成智慧安防小区,“零发案”小区常态保持95%以上。持续优化完善“红袖标”工作机制,登记注册建成19.53万“红袖标”治安志愿者基干力量,日常定点见红,“战时”全线飘红。同时推行中小学、幼儿园上学放学“高峰勤务”和“‘见警察、见警车、见警灯’三见值守”护学模式,日均投入1.3万名警力校园“三见”值守,保证4000余名警力街面巡逻,2800余名警力交通秩序维护。
昆明公安表示,下一步将持续加快形成和提升新质公安战斗力,不断提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水平,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加安全、和谐的生活环境。
春城晚报-开屏新闻记者 费丹艺 摄影报道
一审 熊波
责任编辑 吕世成 陈洁
责任校对 郭毅
主编 何晓宇
终审 编委 李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