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瞻解读】2023-2028年中国钢铁物流行业销售模式分析

2023-12-18     前瞻网

原标题:【前瞻解读】2023-2028年中国钢铁物流行业销售模式分析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宝钢股份(600019.SH)、河钢股份(000709.SZ)、鞍钢股份(000898.SZ)、山东钢铁(6000022.SH)等

——宝钢湛江钢铁智能原料场

宝钢湛江钢铁智能原料场工程采用先进的3D扫描及云图处理、超声波测距、RFID定位等技术,建设了数字化料场、无人堆取料机,生产决策支持等子系统,降低岗位人力需求60%以上,提升料场堆取料设备作业效率20%以上。

——CPFR模型在钢铁物流行业应用的建议

基于CPFR的供应链成功的关键之一就是要从“赢利与损失”的传统观念中走出来,确立“赢利与赢利”合作关系的转变。当然仅仅转变观念是不够的,还要将新观念注入到行动中去,要为供应链成功运作提供持续保证和共同承担责任.无论企业扮演哪个角色,合作伙伴都要坚持自身的保证和责任。

在应用层面,首先应当认识到,CPFR根本上是流程问题,而非科技。同时,还需要注意到人与流程的配合。最后,应当注重在导入企业的时候,遵循循环渐进的模式。

——中国钢铁物流行业竞争状态总结

从波特五力模型来看中国钢铁物流行业竞争状态,首先,行业竞争者较多,但集成化程度较低,竞争者分布散乱,普遍规模较小,行业头部参与者多为钢铁生产企业连带布局,行业专业化程度较低,行业现有竞争者竞争程度较为激烈。上游供应商通常为钢铁生产企业,钢铁流通为刚需项目,因此上游供应商议价能力一般。行业下游通常为一级、二级钢贸商乃至钢铁部件生产企业,钢铁作为其原材料的重要来源,不可或缺,不可替代,因此,下游供应商议价能力也一般。潜在进入者方面,进入该行业通常需要大量资金购置运输设备,因此壁垒较高,同时行业竞争现已较为激烈,因此新进入者威胁较小。替代品方面,钢铁物流是钢铁产业链不可或缺的环节,因此暂无替代品威胁。

——中国粗钢进口情况

2017-2018年,我国粗钢进口量与出口量均较小。随着国际粗钢价格不断走低,以及全球粗钢产量的不断提高,自2019年以来我国粗钢进口量飞速增长,到2021年达2888.9万吨。2022年,受全球新冠疫情反复以及俄乌冲突等因素影响,我国粗钢进口量有所下降,为1760.8万吨,同比减少39.05%。

2021年4月28日,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布公告,自2021年5月1日起,取消部分钢铁产品出口退税,共涉及146个商品代码;钢铁产品进口关税调整涉及20个税则号列,包括生铁和还原铁,钢坯钢锭、再生钢铁原料和铬铁等四大类,税率分别由1%和2%统一调整为零关税。

——中国钢铁净出口分析

从目前我国钢材进出口整体情况来看,我国是钢材出口国,这基于我国目前还处于工业化发展阶段,是主要的钢材生产国。2016年至2020年,我国钢材净出口量持续减少,2020年全年净出口为3345万吨,较2019年减少1854万吨(同比下降35.66%)。2016年来我国钢材净出口量持续减少主要是国内经济发展,需求不断释放,另外去产能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内紧张的供需格局。2021年至2022年,我国钢材出口量持续增长,2022年净出口量为5666万吨,同比增长8.21%。

我国钢材与世界各国进行的钢材进出口贸易,我国多处于贸易顺差地位,仅有4%的国家是我国的钢材净进口国,其中日本是最大的净进口国,2016年来,我国从日本净进口钢材平均每年约450万吨。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钢铁物流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研究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智慧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明、IPO咨询/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询等解决方案。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等任何公开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内容,需要获取前 瞻产业研究院的正规授权。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58a4c322040d028a4f00a073efe2d7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