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院90周年】人文省中医 | 不用怕,我来教你给自己打胰岛素

2023-12-03   广东省中医院

原标题:【建院90周年】人文省中医 | 不用怕,我来教你给自己打胰岛素

开栏语

一封信,一个故事,一段情,讲述不一样的医患故事。用我们放心、顺心、贴心、动心的服务,抚慰病痛,燃点希望。人文省中医,为您的生命与心灵护航。

在广东省中医院建院90周年之际,医院医务工作者用生动的笔触,书写下医患双方携手维护生命、彼此用心、双向治愈的故事,汇集成这本《大医精诚 大爱无声——广东省中医院医患故事集》。

这些展示着医患本源、携手相助、知遇感恩的医学人文故事,将成为传递正能量的载体,架设起医患和谐的桥梁,谱写“大医精诚”的新篇章!

俗话说:男儿有泪不轻弹。李叔叔的病情不算很危重,是什么原因让病床上的他独自一人默默地流泪?故事还得从头说起——

后怕,落泪

又是一个平常而千篇一律的早晨,参加护士交接班后,我准备给病人输液。

30床的李叔因为附睾丸、阴囊疼痛、肿大以及糖尿病入院。发病时李叔在家吃不下饭,为了补充能量,喝了不少高糖凉茶饮料,导致入院时血糖高至无法测量的程度。这几天,李叔一直为自己的无知导致血糖“爆表”差点害了性命而后怕。

我一边走向李叔的病床一边问:“李叔,昨晚睡得好吗?几点吃的早餐?我准备给您打针了,从吃早餐的第一口饭算起,2小时后我来给您测血糖。”没有听到回应,细看才发现,李叔紧锁眉头,正在默默地流泪。

我赶紧上前拍拍李叔的肩膀,用纸巾轻轻擦拭他眼角的泪水:“李叔,有什么事情可以和我说说吗?”

李叔:“霞姑娘,我还有救吗?你们每天这么多医生来看我,给我用这么多药,护士说我的血糖还是高到测不出来,我是不是会死?”

我:“李叔,您怎么会这么想呢?”

李叔:“我怕我的病医不好,成为家里人的包袱。这么多天了,我吃得很少了,但血糖还是降不下来,医生说如果还是降不下来,我终生都要打胰岛素。我很害怕打胰岛素,我的妈妈就是糖尿病打胰岛素晕过去,送到医院抢救却再也没有回来了。”

我:“原来是这样啊,您的妈妈应该是糖尿病并发酮症酸中毒没抢救过来,但是据我目前对您病情的了解,您和您妈妈的情况并不一样,您只要听医生的嘱咐,控制饮食,按时吃药,很快会有好转的。”

担心,鼓励

接着,我给李叔讲解了糖尿病的知识和相关饮食须知:“打胰岛素和吃降血糖药,都是帮助降低血糖的,当然,人的血糖降得过低确实是会晕倒,所以医生要根据每个病人的情况调整好降血糖药物的量。您吃了降糖药或者打了胰岛素就要吃东西,如果不吃东西就会低血糖的,低血糖的表现是:饥饿感、冒冷汗、无力、头晕。以后,你平时口袋里要放着几颗糖,出现低血糖的状况就要马上吃两颗糖。等血糖稳定了还是可以吃您想吃的东西的,但是高糖的水果、饮料就少吃哦。”

李叔听了有些惊讶:“是这样啊。但胰岛素我还是绝对不会打的,你帮我和医生说说吧。”我:“如果病情确实需要,还是坚持不愿意打胰岛素吗?”

李叔:“我和我的老伴还有我的小孙子住一起,我老伴眼睛不好,帮不了我打胰岛素,我的小孙子才10岁,也不会帮我打胰岛素,我儿子每天忙到三更半夜才下班,我儿媳妇在外地工作。”

我:“哦,原来这样子,您放心,您的降糖药物医生还在调整中,如果到时候真的需要打胰岛素也是不怕的,我来教您,您可以自己打的,这个不会很难,我一定负责教会您!”

李叔看到我说得胸有成竹, 松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转变,学习

接下来的日子,我常常对李叔做一些糖尿病的宣教,他对糖尿病渐渐没有那么恐惧了,也对这个病有了更多更深的认知,心情越来越放松,人的精神状态也有所好转。

李叔的血糖最后还是需要用胰岛素来控制。他听到这个消息很不开心,但最终很勇敢地面对,积极跟我学习如何自我打胰岛素。“李叔,您真的好聪明啊, 一学就会!”李叔腼腆地笑了笑,“你们平时给我打针的时候,我都很认真观察,而且我年轻的时候是一名教师,常常加班和同学们探讨学习的方法。”

我由衷地对李叔表达敬佩:“怪不得您的学习能力这么棒, 一下子就学会了自己打胰岛素。李叔,现在还担心打胰岛素吗?”

“不担心啦,打胰岛素其实一点都不可怕!”李叔会心地笑着回答。

不久,李叔的血糖逐渐控制在正常范围,术后由于血糖控制得很好,伤口也很快愈合,李叔出院那天特意把我拉到他的床边,说他心里很感激我,给我点了个大大的赞,我心里美滋滋的。

在临床工作中,让我们多一些倾听,多一些关爱,给病人以暖心的安慰、有力的支持和正确的引导,帮助他们战胜恐惧,拥抱幸福,重拾生活的希望,或许这就是叙事护理带来的意义!

作者:李秀霞,广东省中医院芳村医院外五外六科主管护师

执行编辑:张靓雯

审核校对:庄映格

责任编辑:宋莉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