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印术,旧时也称蝉蜕术,是中国古代最早出现的一种特殊的复印技术,它使用宣纸和墨汁将碑文器皿上的文字或图案清晰拷贝下来,是中华文化记录重要文献的载体。
编辑
搜图
在永嘉桥下镇,当地村民戚成轴为正逐渐消失的祖传拓印术忙碌着,在他私人小展馆内,从全国各地收集来石头、设计雕刻成各种印章、再一一拓在纸上,说起戚氏拓印术技艺,作为传承人,戚成轴颇为自豪。
编辑
搜图
戚成轴说这个是祖上传下来的,因为戚氏拓印是戚家军的一种信印文化,戚家军在打仗的时候,跟随戚家军的战士们,每年都给家里发一份慰问信,信上面盖有红色的章,家人就把戚家军从部队寄来的信贴墙上,象征着参军光荣、平安。
编辑
搜图
社会的日新月异,戚氏拓印术在桥下镇,甚至周边地区早已无人问津,但戚成轴总觉的老祖宗的手艺有它独特的意义和内涵,不能断。于是一边忙着生意,一边潜心钻研拓印术。
编辑
搜图
戚氏拓印术通常以雕刻技艺为基础,手艺人会在石头、木头等材质上先刻画出各种形状或字体,然后再将其拓印到纸上。
编辑
搜图
如今,戚氏拓印术已被列为县、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戚成轴也被评定为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戚氏拓印术代表性传承人。《温州名人印谱》、《新廿四孝》、《防疫小知识》等作品都是他多年精心创作的成果。
编辑
搜图
传统拓印技艺随着历史应运而生,并在不断的发展与演变。相信雕版拓印的“书香气”和我们的传统经典一定能找到一个继续存在的地方。戚成轴说:“这是上面一代代传承下来的文化之宝,我准备把这种文化传承下去,把它做得更好。”
来源/中国永嘉微信公众号
永嘉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戴晓青 施佐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