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如何预防跌倒?

2022-03-11     学会之声

原标题:老人如何预防跌倒?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科普行动之认知症老人如何预防跌倒?

跌倒”是老年人常见的意外伤害之一,往往会造成严重的后果。认知症的老人对周围环境的适应能力下降,而且警惕性也比较低,跌倒的风险更高。

如果老人的照护者能懂得跌倒预防的方法,会很大程度上减少跌倒的发生,那么具体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日常生活要注意:

1. 建议老人至医疗机构进行跌倒风险评估,了解跌倒的风险级别,积极采取应对措施。

2. 鼓励家属反复提醒老人,提高其防跌倒意识;老人的照护者需要加强防跌倒知识和技能的学习。

3. 坚持参加规律的体育锻炼:以增强肌肉力量、柔韧性、协调性、平衡能力、步态稳定性和灵活性,从而减少跌倒的发生。

运动

4. 合理的膳食:补充适量的蛋白质、钙剂及维生素D,可以防治肌肉萎缩,增加肌力。

营养均衡

5. 保持精神活动:老人要保持健康、乐观的心理状态,照护者要注意老人的精神状态变化,做到关心爱护老人的心理。

倾听

疾病相关要注意:

6. 定期体检,治疗疾病:有效的控制高血压、贫血、脑血管疾病、骨质疏松、肌少症等易导致跌倒的相关疾病。

7. 合理用药:许多药物,都与跌倒有关。按医嘱正确服药,不要随意乱用药,避免同时服用多种药物,以避免药源性跌倒的发生。糖尿病老人出门要备糖果,预防低血糖引起跌倒。

居住环境要注意:

8. 适老化居家环境:创造安全的老人居室环境,不建议老人更换居住环境,陌生的环境易引起跌倒。

9. 辅助工具:选择适当的行走、视力、听力辅助工具。行动不便的老人应配备适宜的拐杖、助行器,并放置在固定的位置便于取用,老人应按需佩戴适合的眼镜,助听器。

10. 穿着宽松合身的服装,舒适低跟防滑的鞋子。

行为方式要注意:

11. 调整行为方式:

  • 转身、转头时动作一定要慢;
  • 起床要遵循“起床三部曲”,即醒后卧床1分钟再坐起,坐起1分钟再站立,站立1分钟再行走;
  • 应坐着进行穿脱裤子、鞋袜;
  • 走路保持步态平稳,尽量慢走,避免携带沉重物品;
  • 避免单独外出,避免去人多及湿滑的地方;
  • 避免走过陡的楼梯或台阶,上下楼梯、如厕时尽可能使用扶手;
  • 避免登高取物;
  • 避免睡前饮水过多以致夜间多次起床,晚上可床旁放置小便器;
  • 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交通工具,乘坐公交车避免在起步刹车过程中发生跌倒。

12. 一旦跌倒,应及时到医疗机构接受综合评估,以确诊跌倒发生的原因,尽早进行身心疾病的治疗,以减少或防止反复跌倒的发生。

13. 给予心理支持:老人跌倒一次后,就会产生恐惧心理从而害怕跌倒而限制活动,对这类老人精神鼓励更为重要,要帮助老人克服恐惧心理。

AUTUMN

小 结

患有认知症的老人,因注意力不集中,纠正不平衡的能力降低,以及对环境产生危险感等原因,往往容易发生跌倒。

建议家属或者专人陪护,动员参加保健班和做体操等活动,通过这些新型活动的刺激,能提高老人的注意力,有助于预防跌倒。

同时提高照护者的安全防范意识,增加责任心,确保老人在照护者的视线中,避免其单独行动,必要时可使用床栏、床椅安全带、髋关节保护器等保护用具。

愿“老小孩”们都是“不倒翁”。

不倒翁

本文由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综合整理自网络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5855f38290cf16626ab7d2ff88bd78c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