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手稻田,右手咖啡 他找回健康和松弛感

2024-10-11   钱江晚报

小田星咖啡屋,坐落在杭州乔司农场北面的一片稻田旁。

秋日已至,稻穗累累。从咖啡屋往外望去,微风下的稻田泛起金色的涟漪。

咖啡屋老板蔡建瓴迎来了他的收获季:随着天气转凉,出游的人增多,他的“村咖”人气开始旺起来。

左手稻田,右手咖啡。蔡建瓴说,“村咖”是他逃离繁琐工作,安放梦想的地方。而对于到访的游客来说,也是如此。

集装箱改造的咖啡屋

不靠装修靠风景

蔡建瓴的咖啡屋由集装箱改造而成,“卷”的不是装修,而是眼前的风景:屋外,一片绵延二十亩的稻田令人赏心悦目。

熬过了炎热的夏天,蔡老板有了“秋收”的预感:“刚过去的国庆假期,自驾游的人很多,每天大概有一百多辆车,停车场都是满的。”

大家来这里,除了喝一杯咖啡,还能露营、烧烤、钓鱼,再过段时间还能体验下田割稻。“什么都不用想,有种偷得浮生半日闲的感觉,回去后又干劲满满了。”游客林小姐说。

蔡建瓴把采访地点选在稻田中央的一个小亭子里,他说这是他和朋友花了一个星期亲手搭出来的。

与开在城里不同,乡村的咖啡屋还要考虑周边配套。蔡建瓴原本就在这里经营着一个农场,牛羊低哞、稻果飘香、风景不缺,但有点“费人”,“这里经常要修修补补,不可能一有什么事就找水电工,所以都得学着自己做。”

经营农场和村咖后

他想通了在写字楼里想不通的事

四十岁,正值不惑之年的蔡建瓴,白发似乎比同龄人要略多一些。他说,这是金融人的职业病。

在经营村咖和农场之前,他曾在知名的证券机构上班,后来又成立了自己的私募公司,“常年都跟钱打交道,其实压力是非常大的。”

前几年,蔡建瓴的工作压力大到影响了健康。于是,他索性从中抽身,和几个朋友一起,用“归园田居”的方式来缓解身心的疲劳。

做咖啡、养鸡、割稻……每天,蔡建瓴把力气挥洒出去,回家后能倒头就睡,“作息规律了,对身体的帮助特别大,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都没有了。”

更大的收获是,静下心来后,蔡建瓴想通了很多以前在写字楼里想不通的事,“市场不好的时候别硬撑,放松下来想想后面的路怎么走。”

就这样,他把自己的梦想一步步扩大,卖咖啡、种瓜果、养牛羊,在日夜坚守中迎来了机遇。最近,金融市场回暖,他把工作带到了咖啡屋里,一边卖咖啡一边做投资,寻求一种巧妙的平衡。

蔡建瓴说,等这波稻子割完,过完冬天,他便又能翻地了,然后继续播种,等下一个收获季的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