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2日,金融CEO(领航)七期正式启航,69名来自全国各地的行业领军者踏春而至,共赴一场盛大的革新蜕变之旅。明冠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闫洪嘉作为新生代表在启航仪式上发言,他表示,明冠新材多年来一直坚持自主研发,致力于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填补国内市场空白。明冠新材是科创板上市公司,是新能源原材料研发生产高新技术企业,拥有知识产权专利100多项。
闫洪嘉作为新生代表发言
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上午好!首先,感谢各位老师和同学能给我这样一个机会,让我在这里分享我对所在行业和企业发展的一点心得。
我是2007年进入光伏这个行业,其实光伏在最开始是饱受争议的一个行业,但经过行业前辈长时间的共同努力,光伏成为了我国新能源走出去的一张名片。在我国提出的“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大目标以及全球气候变暖等大环境下,光伏行业在这几年迎来了大发展,各项指标不断刷新纪录。
2022年,光伏产业链各环节的产量再创历史新高;多晶硅 、硅片、电池、组件,同比增长均超过55%。预计:
- 2022-2027: 全球新增光伏装机将达 1500GW
- 2024: 全球光伏装机总量将 超过水电
- 2026: 全球光伏装机量将 超过天然气
- 2027: 全球光伏装机量将 超过煤炭
2021年,国内108家A股光伏上市公司,合计创造净利润960.42亿元;2022年,31家A股光伏公司净利润合计1144.34亿元至1239.50亿元。通过对比光伏行业20多年来的利润情况,我们发现这个行业前20年的利润之和一下子就被这两年打破了,这个数据是相当惊人的。这就说明我国光伏行业从原先的“技术在外、市场在外、人才在外”已经逐渐转变为一个技术、人才都在国内的全球全产业链布局的行业。当我们逐渐打破国外垄断的同时,利润自然就掌握在自己手里了。
“打破国外垄断,填补国内市场空白”一直是我的企业愿景。
回顾过去这20多年,我亲眼目睹了技术创新是如何推动光伏行业进行技术迭代,使得光伏发电的成本持续下降。而传统能源成本不断上升,这就为光伏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优势。光伏终端成本下降,带动集中式光伏电站、整县推进和分布式光伏需求提升。
光伏发电成本不断下降
尽管光伏行业发展迅猛,但仍面临一些严峻的挑战。
挑战一:硅料价格无稳定因素
硅料价格反复无常,成为整个行业的“卡脖子”环节。硅棒、硅片产能随硅料供给变化,硅料价格的波动使得厂商难以全力排产。
挑战二:行业内部竞争严重
截止至2022年初,中国光伏行业的主要企业共有 5315家,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使得企业面临来自各方面的巨大压力,内耗问题突出。
挑战三:跨行企业相继涌入
玻璃纤维巨头中国巨石、互联网公司三五互联、建筑公司宏润建设、汽车电子电器零部件奥联电子、服装企业棒杰股份,珠宝品牌等71家A股上市公司扎堆跨界光伏,这就为光伏行业内的小企业带来了生存危机。
那么如何做才能冲破困境呢?明冠新材的做法是“厚植技术创新,深耕高分子材料领域”。我们会在自己擅长的太阳能背板、封装材料功能膜和锂电池用铝塑膜等领域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对标国际先进水平;关注硅料价格波动情况,通过金融工具规避价格风险,灵活应对市场和竞争,为企业探索长远的生存之道,为我国绿色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