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全国妇联公布2022年度
“全国巾帼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
评选结果。
评选共产生100家
“全国巾帼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 ,
四川有5家上榜。
凭借在推进 “乡村振兴巾帼行动”、
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帮助农村妇女就业增收等方面的扎实成绩,
崇州市杨柳农民专业合作社
作为成都市唯一一家成功入选。
组建合作社
解决“谁来种地”“谁来管理”
崇州杨柳农民专业合作社是2010年5月由隆兴镇黎坝村15组31户农民发起成立。农民自愿以确权颁证后的101.27亩土地承包地经营权折股入社、作价出资,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并写入土地股份合作社《章程》,申请工商登记注册。合作社主要从事粮食规模化种植、农业技术推广、专业化育秧、机械化插秧、机耕、植保、机收、运输、粮食烘干、仓储、大米加工等项目和服务。
2012年8月27日,中央电视台一套《焦点访谈》栏目以“农田里的职业经理人” 作了专题报道,2015年被评为国家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
目前,入社农民1500多户,入社面积3900亩。2021年全年经营收入1000万元。2021年合作社免费培训850人次,为农村妇女提供信息、技术等服务575人次。同时,合作社的“掌舵人”、农业职业经理人王伶俐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个人”称号。
科技赋能
解决“谁来服务”
2015年,王伶俐成为农业职业经理人后,买来了各式农机机具、建起了烘储中心,通过科技赋能探索解决现代农业“谁来服务”的问题,从而使崇州的“农业共营制”改革探索,更符合产业发展的趋势、农村生产的实际。
在合作社,社员们只需要投票决定“种什么”,其余的种植、管理、销售等都由王伶俐率领团队负责。不懂的,去培训课上取经;不会的,找专家下田指导。入社农户每年除了参与分红,还能在合作社就业,真正实现了在家门口致富增收。
种田更智慧
实现产业迭代升级与转型突破
近年来,合作社的田地种下了更多品质更好、指标更优、产量更高的优质稻种。陆续引入的自动化插秧设备,实现了从育苗、移栽到插秧全过程自动化,省去了人工耗费的时间,满足了现代农业的规模化、标准化的要求,提高了农田的利用率,减轻了除草、施肥等环节的负担。
今年,杨柳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小春收割和大春播种,更像是一场现代农业的“科技展”,药物喷洒由无人机“定点”精准完成,小麦收割由大型收割机完成,秧苗栽插由北斗系统精准规划路线进行“无人”操作,植保有自动推送信息与提示的APP。合作社今年的种植面积超3900亩,现代科技赋能现代农业的良好态势,正在持续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