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刷到最让人“肃然起敬”的打工人,不是办公室里那些每天嚷嚷几十遍“不想干了”的白领。
而是在零下十几度的低温中,靠帮游客做陪拍赚钱的东北大学生。
放着好好的休息日不用,非要大包小包从学校坐公交车到市中心,然后在严寒里站上一两个小时。
但相比于打工人动辄冲天的怨气,陪拍大学生们的精神状态不只是稳定,甚至可以说是情绪高涨。
根据一位刚刚在哈尔滨约过大学生陪拍的网友分享,小妹妹不仅全程技术在线,还给她带了姜茶。
被问到“这么冷的天不觉得辛苦吗”,她表示自己本身就很喜欢跟陌生人交流,还能顺便练练摄影技术。
跟年纪相仿的“顾客”们聊天,分享了最近刷到的烂剧,彼此吐槽生活中的难题,“比起打工更像是在玩儿”。
不禁让打工人甘拜下风:“谁能想到如今最爱工作的,居然是干副业的大学生。”
01
脑子这么活,
这钱就该让大学生赚
很多人也是直到今年才发现,如今在赚钱这件事儿上最有创意的,居然是大学生。
当80后、90后对“兼职”“副业”的想象还停留在苏明玉上街发传单、楚雨荨帮妈妈卖奶茶的层面时,新一代年轻人已经开始偷偷剑走偏锋。
之前网上流传过一句话:你看大学生在哪里摆摊,就知道最近年轻人最流行什么。
每一个挤满人群和流量的地方,都是他们的“副业孵化战场”。
今年3月份的时候,“卖崽青蛙”在短视频平台上爆火。
多少大学生立刻在二手平台下单青蛙服,到学校周边的公园和广场摆摊卖气球,还附送献唱服务。
后来明星演唱会一个接一个,粉丝们都在感慨被高价票掏空了钱包。
只有第一批跑到场外摆摊卖周边、贴纹身贴、编辫子的大学生,赚了个盆满钵满。
如果你问一个中年人,毫无社会经验的年轻人想要搞副业赚钱,他大概会建议你优先选择曾被反复验证过的常规项目。
但大学生们本人be like:“端盘子做家教多没意思啊,要做就做点有创意的。”
今年火到公众眼前的很多“离谱副业”,最初都源于大学生一双慧眼——
发现了那些现实中确实存在的、却从来没被重视过的需求,并把它们变成了自己力所能及的副业机会。
比如开头所说的“付费闺蜜”,最早是一个博主在社交平台上找了个帮忙化妆、拍日常照的小姐姐。结果发上网之后网友高呼请速速普及这个职业。
毕竟大家在日常中难免会有“独自旅行没人帮忙拍照”“到陌生城市想要个当地人带着玩”的情况。
@梁芷榕
需要那么几个小时的陪伴,但又不愿为此付出太多额外的社交能量。
一个审美好、性格开朗、嘴甜又好沟通“付费半日闺蜜”,提供的情绪价值就刚刚好。
而另一个在大学生群体中很火的新型兼职,是上门喂猫。
在大城市独居的养宠人,总会因为出差、回老家等客观原因,需要让宠物独自在家几天。
于是很多假期留校的大学生会上门帮忙补猫粮、铲屎。
收点小钱,解决大问题,甚至有人还获得了一批“稳定客户”。
跟“付费闺蜜”类似,大学生们不仅提供贴心服务,还会提供情绪价值。
比如除了常规的加粮加水、更换猫砂外,还提供陪宠物玩几十分钟,以及拍照拍视频的服务。
一位大二女生说自己每次都会给猫拍上十几张照片和视频,因为知道猫主人一定很想念自己的宠物。
“就因为我拍的特别可爱,那个姐姐已经找过我5、6次了。”
有时候,年轻人的副业脑洞也会往一些更加离奇的方向飞奔。
我第一次在网上看到有人卖“爱因斯坦的脑子”,还以为遇到了什么奇特的骗局。
看评价才知道当代大学生一会卷期末一会卷考研,实在太需要一个聪明的脑子——哪怕只是在玩梗的语气中存在。
“买完感觉刷题速度都变快了”,可以说是效果最强的安慰剂。
还是年轻人本人最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有人在上网卖“清早叫醒服务”,用或温柔、或暴躁的语气,专门激励起不来床的早八人;
“骂醒恋爱脑服务”,可以送给深陷情网的自己,也可以送给跟渣男分手十几次都分不干净的闺蜜。
还能说什么呢?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他们做不到。
只要有需求的地方,就有大学生们的离谱副业点子。
02
费尽心思干副业,
不只图钱
在外人看来,大学生往往是折腾半天、也没赚到什么大钱。
但对于他们自己来说,赚钱从来不是衡量一项副业值得与否的唯一指标,更重要的是干得开心。
之前抗日电影《大突围》到大学里去招群演,早上6点多就要出发去剧组,在泥地里摸爬滚打一整天,到手80块。
钱不算多,谁知大学生们纷纷积极报名,手慢了都抢不上名额。
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换上戏服后什么都不用思考,只需要听着现场调度左跑右跑。
图的就是“这情绪疗养院”般的效果,内卷、保研焦虑、找工作压力,都暂时成了可以抛在脑后的事物。
而很多兼职上门喂猫、遛狗的大学生也说,如果完全按照付出的时间精力来衡量,三四十块其实根本不值得休息时间大老远跑一趟,还得跟宠物主人做繁琐沟通。
愿意把它当作一个长期副业来做的,大多是本身就喜欢宠物,但自己又没有条件养的人。
@飞飞真头大
换句话说,如今能让大学生一直坚持下去、甚至变成群体间稳定流行的副业,多少都得满足点情绪价值。
西安一个大二女生今年以来已经接了数十场陪拍,对她来说,每次背着相机和化妆设备出门,都像是在开一个小小的“社交盲盒”。
她希望借此练习一下摄影能力和与人沟通的技巧,同时也热爱这种跟陌生人接触、交流的感受。
后来也真的跟几个来自其他城市的同龄人交上了朋友。
热爱二次元的大学生小五,参加过几次跟同好们拼团做徽章、卡片周边的活动,后来因为认识几个风格很喜欢的画师,干脆自己做起了“团长”。
要找画师画图、联系工厂制作,统计订单、打包、追进度,辛辛苦苦一个团拼下来其实也赚不了多少钱。
支持她一直做下去的,不止是最终能做出喜欢的周边,更是能跟有相同爱好的人分享感受、交流讨论;
以及拥有“亲手做成一件事”的成就感,这本身就已经是种“精神按摩”。
“大学生副业”,曾经代表着年轻人自力更生的开始,以及为进入成人世界提前做的准备;
但如今它反倒更像按部就班的生活中,一点变数、一丝温暖的调剂。
起源于某个爱好、某种冲动,又因为年轻人拥有灵活的脑子和惊人的行动力,让他们获得了更加深远的回馈。
比如大三学生敦杰,自称自己一直痴迷于“在各种虚拟游戏世界里造房子”。
在最近爆火的新游戏《元梦之星》里发现了自制地图功能后,他便花了整整2天时间,制作了一个以太空飞船为主题的闯关图。
本来只想分享给身边的朋友来参观感受一下,没想到几天之后发现自己的账户里突然多了一笔收益,才发现地图在发布后已经吸引了不少玩家。
“我宣布,这就是我未来至少一整年的主要副业了。”
03
精神和物质的满足,
一个都别落下
年轻人有本事在各种意想不到的地方发现副业生意,也对副业本身有着更高的要求。
不仅能喂饱肚子,还能抚慰脑子——而从敦杰的经历来看,《元梦之星》的地图创作,似乎就是这样的一种选择。
很多玩家最初开始尝试在《元梦之星》的UGC生态“星世界”里创作地图,其实是只是单纯出于好奇,或者是想让身边朋友也能玩自己做的地图。
比如澳门科技大学的邓一,有群一直在一起玩游戏的朋友,最近她们也开始玩《元梦之星》。
邓一偷偷做了一个名为《白色圣诞节》的地图。在制作过程中,她经常会旁敲侧击地问朋友们喜欢玩什么东西,以及一些操作体验上的细节。
朋友们喜欢热闹的氛围,她就设计了扔盒子玩法:玩家去踩礼物盒时,会出现一堆可互动的场景玩具作为奖励。
但她还一直没有告诉朋友自己在做这个地图,“我非常期待她们发现,玩的地图是我做的那一刻。”
在绝大多数游戏里,自制地图、设计关卡,都是只属于高手大神们的狂欢。
然而很多好奇点进“星世界”的普通玩家发现,在这里搭建地图更像在“拼乐高”。
官方有可以直接拿来“打底”的模板,没有经验的小白完全可以就在模板的基础上微调,并加入自己喜欢的道具机关。
模板内有详细的搭建思路指导,还可以使用其他玩家已经搭建好、上传分享到社区里的模组。
这几天已经有一些没有经验的玩家,晒出了自己“做的第一张地图”。
虽然关卡都不算长,但已经能够看到比较成型的样子。
每个普通玩家都能在地图创作中,获得最纯粹的快乐。
同时,星世界的地图创作具有极高的自由度——大到整个地图的玩法、风格,小到一个栅栏的旋转角度,都可以由地图创作者自由设定。只要玩家愿意,完全可以从0开始打造属于自己的作品。
如今在《元梦之星》的UGC生态中,可以看到很多年轻人用来表达自我的地图。
比如山水画为灵感的古风地图《秋镜》,以湖和山为背景,用宫灯、折扇等造型构成关卡的机关。
将商周青铜器作为主要元素,传递文保理念的地图《文物修复师》。不仅场景设计细节满满,里面还穿插着对青铜器历史的介绍,体现了地图作者深厚的历史功底。
地图《马格努斯效应》以航天器为灵感,设计了外太空失重效果,已经被很多玩家誉为“必玩地图”之一。
@团子(元梦之星)
不少人还会把自己喜欢的二次元人物,融入到地图创作制作中去,让很多同好看到一眼狂喜。
而在表达自我、结交同好的精神满足外,年轻人还在《元梦之星》获得了物质满足。
很多人之所以会把在《元梦之星》创作地图称之为一项副业而非爱好,就是因为官方首期专项投入14亿,其中10亿“造梦计划”用于激励地图创作者。如今,首赛季4330万激励计划已经上线。
只要签约成为官方的地图创作者,就有“基础工资”。创意越好,收入越多。
而在“基础工资”之外,官方还会每月推出面向全体玩家的造梦计划赛季激励,第一期主题为“桃源悠梦”。
从12月到明年1月,额外还有以“王者”为主题王者星创作挑战赛,以及“星骑士”的地图搭建赛。
这些激励赛会从玩法、创意、主题、美术风格等多个层面评选衡量,哪怕是地图小白也有机会获得好名次。
根据不同活动的标准,入选的500名创作者(不同活动的入选人数不同)可以获得百元级别的奖金。
在年度赛事方面,《元梦之星》每年会举办“千万offer”终极大奖赛,由在各个月度激励赛事中产生的冠军创作者参加。
最终角逐出1名年度创作冠军,签约1000万offer,以及10名“年度影响力作者”,签约100万offer。
对于完全没有地图创作基础的玩家,《元梦之星》还推出了创作者培养激励活动,让玩家加入社群获得针对性辅导,并完成一系列课程任务。
还有官方流量扶持,让创作者有机会成为主播、潮人。
而除了来自游戏官方的激励外,最近还有另外一种跟《元梦之星》有关的副业,那就是帮其他玩家装饰游戏里用于展示创意的个人空间,“星家园”。
已经有不少网友晒出了自己风格各异的星家园装饰作品,并接到了“大神求帮忙代建”的邀请。
在《元梦之星》获得他第一笔地图创作收益的敦杰,已经在制作他的第二张地图了。
如果一切顺利,他还希望再做第三张、第四张……也在试图创作自己的星家园作品。
不止是他这样的高校学生,或许未来,慧心巧思的宝妈、天马行空的斜杆青年等等,都会在《元梦之星》里,找到属于自己人生的新副业之道。
还没看够?点击视频,看这个不卑不亢的东北男孩,没钱买羽绒服,却凭坦然与乐观感动百万观众。
· 一 周 热 点 回 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