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莫忘了我们的约定”

2024-10-15     洞庭湖边那些事儿

论文题目:《“莫忘了我们的约定”》

作者:利川市汪营镇厚坝小学 冉莉

‍发表刊物:《湖北教育》

在乡村小学里,总有一些需要特别关怀的学生。作为基层学校的教师,我们始终牢记“一个都不能少”的目标,践行着为这些孩子点亮希望之光的使命。

我是肖阳(化名)读小学时期所在班级的班主任。肖阳同学是班上的数学高手,上课时听课认真、发言积极,但他的作业却总是不尽如人意。他身材高挑,热爱乒乓球,是班上公认的男生球王,笑容灿烂,乐于助人,同学们都喜欢他。

五年级那年开学不久,我发现他偶尔缺勤,常常闷闷不乐,脸上也看不到往日的笑容,直到期中考试前夕,他再次无故缺席,这一次同学们都找不到他,我随即利用周末前往他家中探望。穿过狭窄昏暗的走道,我在楼梯间发现了肖阳,当他看到我时竟转身就跑,我急忙跟上并关切地询问原因,这个高个子男孩却泪流满面。

原来,肖阳的父亲这一学期没有为他提供生活费用,这不仅给肖阳的学习生活造成了困境,而且让自尊心很强的肖阳感到尴尬,生出了不再上学的心思。肖阳的奶奶从地里劳动回来后,跟我讲述了家庭的困境:肖阳的母亲在他一年级时离家出走后就没了音信,父亲在失去工作后性情大变,对孩子的成长漠不关心,甚至连肖阳入学所需的费用,都是由奶奶找亲戚帮忙凑齐的。肖阳还有一个哥哥,也因为家里经济困难而辍学。

了解了这一切并在与奶奶商议好如何克服当前生活困难的办法后,我们一起耐心地做肖阳的思想工作,我表示会一直支持他学习,同时会与他的父亲沟通,共同想办法帮助他解决上学的困难,最终肖阳打开心结,答应继续回学校读书,并跟我约定——求学路上困难肯定还很多,但一定不会再有辍学的念头了,遇到困难时主动请求老师和学校帮助。以后好好学习,努力考上理想的大学,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用知识的力量改变自己的命运,让奶奶能够安享晚年,等到大学毕业时邀请老师一起庆祝。

离开时,肖阳和奶奶一直把我送到门前的大路口。我挥了挥手提醒他:“莫忘了我们的约定······”

回到学校后,我帮他垫付了生活费,并向学校反映了情况。学校高度重视,免除了肖阳的生活费,并决定在全校范围内全面了解学生的生活学习、身体心理状况,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成长。

肖阳的遭遇让我意识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尤其是以什么样的心态应对成长路上遇到的困难在当代显得更为重要。我将学生的心理健康视为做好班主任工作的重中之重,每学期初都会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筛查,建立详细的档案,并对特殊学生进行个案管理。

我想办法联系上了肖阳的父亲,就肖阳的问题与他反复沟通,围绕学校和家长应该如何关心、支持、保障孩子好好学习最终达成了共识。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肖阳变得更自信了。我鼓励他加入了学校组建的党史宣讲队,在学校升旗仪式上为全校师生分享党史故事;参加学校开展的“小小志愿者,大大正能量”活动,与其他志愿者一同参与清理校园周边环境卫生、慰问留守老人等乡村服务活动。肖阳的学习态度有了显著改变,作业质量不断提高,学业成绩特别是数学在班上一直名列前茅。

肖阳小学毕业以后,我一直与他保持着联系,鼓励他继续刻苦学习,并坚持资助他完成初中学业。现在,肖阳已经步入大学校门,正在一步一步地实现着自己的梦想,他告诉我,从来都没有忘记他和我的约定。

我们无法完全替代父母的角色,但作为教师,我们可以给予学生更多的关爱和支持,尤其是在他们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让他们感受到温暖和希望。只要我们用心对待每一个孩子,关注他们的身心成长,就一定能照亮他们前行的道路。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57c3ffd1a1ae4fa01fdf3162303349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