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以前80后和90后的学生时代,00后们的学生时代简直可以说是“忙得不可开交”了,写不完的课后作业,上不完的课后辅导,还得学习多方面的特长,于是各种各样的活动占据了孩子们的课后时间,连一般的娱乐活动都变得奢侈起来。
针对学生们的体育锻炼和娱乐活动的时间极度缺乏的现象,教育部门响应部分家长和学生的建议,开始实施“双减”政策,目的就是为了适当地减轻孩子的负担,增加他们的锻炼和娱乐的时间,促进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我们不难发现,现在很多的孩子都会花费大把时间在学习上,不止是初高中的学生,甚至是小学生都开始背负着巨大的学业压力,辅导班和兴趣班上个不停,连周末的时间都不肯放过。
还有在课间休息的十分钟里,原本应该热热闹闹的教室变得比老师上课的时候还要鸦雀无声,全都在埋头看书、做题、补觉,连正常的离开座位走动也很难看到。
因为长达45分钟的上课时间导致学生们的身心俱疲,所以才会在课间插入10分钟的休息时间,好让学生们能够放松休息一下,可以让他们在下一堂课时拥有更好的学习状态。
然而现在的课间休息时间却都失去了它们原本的存在意义,因为老师们经常会拖堂,导致本就不足的课间时间变得更加短暂,而且老师在拖堂时的讲课内容并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学生们也没有心思去认真听讲。
学生们好不容易等到老师讲完课,却发现课间休息的时间已经过了大半,所以还没等到学生们离开座位上课铃就已经响了,以至于很多同学都开始吐槽课间连上厕所都时间都不够,有时候还没来得及走出教室门,老师就已经开始讲课了。
这样的授课方式,不仅老师们白费口舌,而且学生们也是听得云里雾里,最后双方都是徒劳无功,也就不可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所以针对这些问题,教育部门开始重视起来,面向社会发布了“休息令”,要求学校和家长配合工作,全面落实这一政策。家长早就觉得孩子的学业压力太大,每天都有做不完的课后作业,也不好向老师反映,现在政策一出,孩子的负担减轻,自然是再好不过的了。
但是这一政策能否成功推行还是有待观望的,毕竟之前的“双减”政策到现在为止也没有得到真正的落实,学生的学业压力依旧很大。
其实老师想要给学生们传授更多知识的做法无可厚非,但是靠占据学生课间休息的时间来讲课,这种方法并不可取。
因为很多老师想的都是讲完今天的内容再下课,明天有明天的课程安排,所以当天的课程内容就应该在当天讲完。但是学生们就不是这样的想法了,他们很多都会认为是老师喜欢拖堂,故意占用他们宝贵的休息时间,所以这时候的学生们并不愿意认真听课,导致老师的讲课效果并不好。
虽然每次的课间休息都只有短暂的十分钟,但是也能起到很好的休息效果,学生们能够去教室外面看看,在教室里面聊聊天,或是玩一两次小游戏,放松一下自己的身心,有很好的消除疲惫的作用,这样也能够让学生们在下一堂课更好地听讲。
所以“休息令”的颁布对学生来讲具有重大意义。
为了更好地落实“休息令”这一政策,老师们也需要合理安排好自己的上课时间,同时也要留足充分的时间用来应对突发情况,从容应对每一节课,规划好自己上课的内容,做到不拖堂也能将课程内容顺利讲完。
同样的,学生也要利用好自己的休息时间,聊天或者是出去外面走走,也能很好地消解自己疲惫的身心,也是为下一堂课的认真听讲做好准备。
学生们如果能够利用好这个时间,十分钟也能够具备很大的价值。站起来走动一下,或是同学之间互相玩几个小游戏,只要是在安全范围之内的活动,都是可以的,如果上课累了,或是觉得很困,都可以通过这些活动让自己变得充满活力。
童年应该是孩子们美好并且快乐的一段时光,他们既能够在校园之中学习到有用的知识,又可以在群体活动中收获快乐。对于小学生我们更应该做到寓教于乐,不要让学习成为孩子们觉得痛苦的事情,也不要让课堂和学校成为孩子们快乐的的“囚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