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上,长得好看都是有着无比优势的。
同一个关心女生的举动,长得帅的会被说成“暖男”,长得较普通的,则可能会被说成“舔狗”。外貌协会固然会将外观放在首位,但你有否想过,即使你自认不会以貌取人,同样已经受到这个心理现象所影响?
这个心理现象就是Halo Effect,中文为光环效应。就让我们一起看看究竟什么是光环效应,我们又为什么会有以貌取人的倾向吧!
以貌取人的现象
在上面“暖男”与“舔狗”的例子中,我们自动地将外貌和性格或者动机联系起来。大量心理研究发现,人会认为长得好看的人更加诚实、可靠、忠诚。人会倾向假设美女或者帅男会更加愿意作出利他(Altruistic)的行动,即他们会更加愿意帮助其他人。
在能力上,外貌被认为和智力、学业成绩、工作或赚钱能力、社会经济地位相关。人会惯常地将外观吸引的人视为拥有更加好的社交能力和更丰富的社交生活。但事实上,在很多情况,外貌和其他个人特质如性格、能力等都没有关联性,而我们都清楚知道这一点。
那么为什么人会受到光环效应的影响呢?
光环效应与以貌取人
光环效应是一个认知偏误(Cognitive Bias)。受到光环效应的影响下,我们会用第一印象来推论人或者事物的其他特质,即使这些特质和第一印象是不相关的。
我们对人的评价以及感觉,往往会依赖了他们给予我们的第一印象,而这个第一印象很多时都是人的外表。当一个人长得俊美时,他的外表就像一个在头上的光环一样,单靠这个光环你就会把他判断成一个好人。
光环效应的形成是因为人在作出决定时会依赖大量的Heuristics,中文译作“启发法”。在生活中,我们无法掌握所有的资讯,即使我们拥有大量资讯,我们都无法把它们全部处理。为了在短时间内以最少的能量作出决定,人会自动透过不同的启发法来进行思考和决定。这个能力在远古时期对生存是极为重要的,因而得以流传到现代。
以貌取人还牵涉到另一个现象,
自我实现预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当大部分人都倾向认为外貌和能力、性格挂勾,长相较好的人自然就会在社会中得到更多的机会去发展并展现自己的能力。
想像你是一个老板,如果你受到光环效应的影响就很大机会倾向选择貌美的求职者;受到光环效应影响,你可能会更愿意和他们交朋友,将他们的行为视为友善、真性情。
由此可见,自我实现预言在一定程度上会强化了光环效应的效果,将认知偏误变成现实。
虽然自我现实预言仿佛将以貌取人合理化,但绝不代表这种社会的标签是合理的。和其他认知偏误一样,光环效应为我们提供快捷的推算,但单靠外貌去了解人必会埋没了人才,剥削了其他人的机会。
在现代社会,认知偏误对人类的决定造成了很多负面的影响,因此当我们了解到我们为何会出现某些偏见时,我们应该做的并不是去合理化它们,而是认清它们的存在,理性地思考自己的行为是否真的对目前情况最有利,在生活上作出最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