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穷苦戏剧演员发声,揭露戏曲圈的丑恶现象,何赛飞为何如此霸气

2023-06-02     文刀木之南

原标题:为穷苦戏剧演员发声,揭露戏曲圈的丑恶现象,何赛飞为何如此霸气

“戏呢?钱呢?到哪里去了?”前些日子,老艺术家何赛飞怒斥戏曲圈丑相的新闻引起不小的议论。

前不久在山西省高平市举行的《戏聚高平·擂响中华——中国梆子大会》上,主持人白燕升流着泪向大家讲述了晋剧演员张军波的悲催故事。

张军波好不容易从吕梁来到太原,可在省团干了五年至今还没有转正,一个月只有1500块钱,天天住在单位里的宿舍里,基本上一个月才能回老家一次和妻儿团聚。

1500块怎么养活三个孩子?妻子曾半开玩笑要和他离婚,可是他还是不忍心放弃心爱的表演事业,只好演出之余去开网约车、送外卖来贴补家用。

这次表演,所有人都有团队,只有他单枪匹马,独自站在这个舞台,一个人撑起了一场好戏!

但是,他还能坚持多久呢?如果这么好的演员,真的因为生计问题放弃表演,那又到底是谁的悲哀呢?

听着白燕升声情俱泪的介绍,坐在台下的何赛飞按捺不住心中的激愤。她大声痛批戏曲界不公正的现状,引起台下一片片热烈的掌声。

何赛飞为何如此激动?宁可被抓也要把心里话说出来?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位老艺术家的庐山真面目。

01、半路出家的幸运儿

很多人认识何赛飞,还要源于张艺谋导演的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她化身三姨太梅珊,原本戏剧演员出身的她,把这个悲剧女子饰演得自然贴切,让人又爱又怜。

虽然是半路出家,又是和巩俐、张艺谋这样的大咖合作,但何赛飞却一点畏惧感都没有,她当时满脑子只想着怎么把戏演好,没有私心杂念,反而更专心地投入到表演中,赢得了导演们的一致好评。

何赛飞是浙江岱山人,又学习戏曲多年,身上既带有几分江南女子的清秀和娇媚,又散发着戏曲名伶的优雅和傲气。

而正是这独特的气质,吸引了许多大导的目光。于是,他们纷纷向她投来了橄榄枝,何赛飞的春天来了!

从李少红执导的《红粉》中的小萼,到陈凯歌电影《风月》的秀仪,再到《孝庄秘史》里的海兰珠,何赛飞一次次刷新观众的认知。

而最让大家印象深刻的还要属郭宝昌的《大宅门》,她在剧中饰演漂亮聪慧、敢于反抗的青楼女子杨九红。只可惜她拼尽一生的力量,也无法改变世俗的白眼,一直被拒在大宅门之外,注定了悲剧的命运。

最初导演郭宝昌是想让蒋雯丽来演这个角色,但是人设不好,蒋雯丽罢演拒绝,救场如救火,别人推荐了何赛飞,导演让她一试镜,眼前马上一亮。

事实证明,她比蒋雯丽更适合这个角色,而也正是这个角色,让她声名鹊起。

何赛飞一直说自己能和这么多名导演和优秀的演员合作,都是来之不易的事,她是个幸运儿。

所以天生聪慧的她才要更加努力,一路学习,一路珍惜,让每一步都走得很踏实,前面的路越走越广阔。

02、感性的女人

在作品中,何赛飞常常饰演性格很刚烈的女子;生活中的她也是一个很感性的人,心直口快,性格爽朗。有一说一,喜怒哀乐都写在脸上,一点儿也不藏着掖着。

年轻时的她脾气比很急,谁要是惹恼了她,也真像捅了马蜂窝一样。

有一次,她去赶飞机,因为晚上有个封箱戏,她又是主持又是演出,误了航班可是要出大事的。

可是没想到她刚来到机场,工作人员就说满员了,她明明买了票,却不能上飞机,如此不公平的对待,让她非常生气。

最开始她强压怒火,好言好语相商,可是没想到工作人员不给面子,让她坐晚上七点起飞的飞机。如果等到七点,飞到地方演出都结束了,那还去做什么?

何赛飞再也忍不住了,大闹机场,工作人员悄悄说:“何老师,您是个公众人物,还是要适当收敛点!”可是何赛飞却无所畏惧,仍然大声地和他们“讲道理”,最终工作人员给她安排了另一个不耽误演出航班,她才善罢甘休。

而宝宝出生后,为了不让他受到细菌的侵害,她总让他人先洗手再抱宝宝,很多人都觉得她有些太矫情,她却认为这是对宝宝好,绝不含糊,为此也让一些人心生不满。

不仅在生活中如此,在表演过程中如果有她看不顺眼的地方,她也会直言指出,从不避讳。事后如觉得有不妥,也会私下沟通道歉,或许不经意间也得罪了不少人,而她却依旧我行我素。

难怪朋友们都说:她披着江南美女的皮囊,却有一颗北方刚烈泼辣女子的灵魂。

03、戏曲艺术家

我们看到的何赛飞,总是那么漂亮、干练,眉眼中含情脉脉,言语中锋芒毕露,很多人都羡慕她的名气和性情,但实际上,她的经历也是十分坎坷的。

4岁时父母离异,她跟着爸爸在乡下生活,妹妹则随妈妈改姓,从此各自分散。

16岁时,何赛飞看到村里放露天的越剧电影,于是对戏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岁就考入了浙江岱山越剧团,第二年又因为表现突出调入了著名的小百花越剧团,开始了专业的戏曲学习和表演。

幸运的是,她把妹妹夏赛丽也培养成小百花的一员,因为当时所有的演员都是女孩,所以她和妹妹演了十年的夫妻,配合得相当默契。

但是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戏曲发展越来越不景气,很多演员无戏可唱,为了生计也是纷纷改行。

妹妹选择了经商,成了职场的老总;而姐姐何赛飞则转战影视圈,虽然名气越来越大,但是心里对越剧、对戏曲,仍然念念不忘。

一有机会,她就参加各类戏曲演出,不是为了盈利,只是因为热爱。多年后,她还和当年小百花的姐妹们成立了戏剧社,授课,义讲,义演,也忙得不亦乐乎。

正因为对戏曲的热爱,深知练功唱戏的不易,戏曲传承的艰辛,所以她才能对像张军波这样优秀演员所遭受的不公正的待遇而鸣不平。

功成名就日,不忘梨园情。

因演戏而成名的何赛飞,为了戏曲发展也是不断努辛苦奔走,努力宣传,尽自己的热忱去点亮星火燎原。虽然不易,但体现了自己的价值,这一生值了!

04、写在最后:

在评委席上,何赛飞曾激动地说:“振兴戏曲真是不是喊的,他就是艺术家,这样的艺术家不保护,不给予基本生存,给谁?你们口口声声梅花奖,文花奖,几百万几千万,花那么钱拍一台戏,得了奖以后,封在仓库里面,老百姓看不到,“戏呢?钱呢?到哪里去了?”

一番慷慨陈词,既揭示出了戏曲界的丑相,也看到了一个老艺术家的痛心!

何赛飞本可以说一些冠冕堂皇的话,但是她的性情、本心不允许那么做,如果真那么做了,也就是不是她何赛飞了!

可是偏偏有一些别有用心的键盘侠断章取义,为博眼球化身标题党,大谈“何赛飞痛斥梅花奖”。这让何赛飞十分愤怒,再次发声澄清事实:“梅花奖是中国演员为之奋斗的艺术最高标准,我拼命鼓励年轻演员去努力得奖,怎么可能会痛斥梅花奖……”

被人忽视是一种心寒,被人误解是一种委屈。

何赛飞敢说真言,但绝不背锅。面对他人的曲解,她一定要站出来表明自己的立场,不仅是为了维护尊严,更是不能被他人带歪节奏,影响梅花奖在戏曲人和世人心中的重要地位。

堂堂正正做人,认认真真做事。60岁的何赛飞还是那么感性真诚,热情执着,就像那不畏风霜的梅花,纵使零落成泥碾作尘,仍有香如故!

文|碧琉璃

图|网络

发布|文刀木之南

以上为作者个人观点,如要观看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文刀木之南】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571d6ced8e08a30bf1a8bb197819fcb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