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40℃以上的高温区域在不断扩大,作为成都的“高温冠军”,最高气温不断破纪录,8月15日,最高气温已经“刷新”到43℃。8月17日,四川省气象局提示,未来三天,盆地高温天气持续,最高气温西部沿山35~38℃,其余大部地方可达39~42℃或以上。
不仅四川,相邻的重庆同样酷暑难耐!重庆人每天都在见证高温新历史”:
17日下午14:10左右,重庆北碚站最高气温达44.6℃,刷新当地最高气温极值纪录,距离上一次这个纪录被打破仅过去两天(8月14日);代表重庆的沙坪坝站下午14:39的气温已升至43℃,追平了重庆最高气温极值纪录(此前最高气温纪录是2006年8月15日的43℃)。此外,重庆40℃+连续天数的纪录也仍在继续刷新中(算上今天已经10天了),真的每天热出一个新纪录了。
网友表示,嘉陵江都被晒成“嘉陵工”了。
然而,在这样残酷的高温天气里,四川多地调整供电措施,原因竟然是电不够用了!
四川可是我国水力发电第一大省。
中西部,每一个省,都有自己的压舱石行业。
河南是小麦产量第一大省,山西是产煤第一大省,陕西是天然气产量第一大省,内蒙古是风力发电第一大省、火力发电第二大省。
四川、云南、湖北则是我国三大水力发电主力省份,三省水力发电量占全国的2/3左右。
四川位于长江上游,云南横跨长江、珠江两大流域,湖北则有三峡大坝这一世纪工程。
四川既有“天府之国”的声名,也有“千河之省”的称号。大大小小1400多条河流,铸就了四川作为水力发电大省的底牌,也铸就了“西电东送”中线的传奇。
数据显示,2021年末,四川水力发电装机容量达8947.0万千瓦,水力发电量达3531.4亿千瓦时,双双稳居全国第一位。
充沛的电力资源,不仅让四川满足了自身所用,而且还能输出到省外,保障千里之外华东地区的用电需求。
仅2021年,四川省全口径水电外送电量1368亿千瓦时。
而截至2022年上半年,四川累计外送水电1.35万亿千瓦时。
这些电,足以满足上海8-10年的全社会用电需求。
事实上,不仅四川,云南、湖北等水电大省,也是“西电东送”的主力省份,是我国电力需求不容忽视的贡献者。
从上图可以看出,我国净供电量最高的5个省份分别是内蒙古、云南、四川、山西、新疆,贡献量均超过1000亿千万时。
相比而言,经济大省,基本都是净受益者。广东、浙江、山东、江苏4省每年来自省外的支援电量超过1000亿千瓦时。
水电第一省,四川为何缺电了?
然而,水力发电、外输“双料”第一省,竟然缺电了。
对此,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8月7日开始,四川迎来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严峻的高温干旱灾害性天气,预计还将持续一周左右的时间,面临历史同期最高极端高温、历史同期最少降水量、历史同期最高电力负荷三“最”叠加局面。
上述相关负责人还称,从全国来看,目前所有电力入川通道已全部满载运行,组织省外电力支援难度增大;从省内来看,本轮高温干旱极端灾害性天气已造成全省15个市(州)严重受灾,7月水电来水偏枯四成,8月以来水电来水偏枯达五成,水电日发电量大幅下降,供电支撑能力大幅下跌;从供需来看,持续高温导致降温负荷激增,叠加水电来水严重偏枯,电力供需形势紧张。
四川省水利厅网站15日发布消息称,未来一周,四川省主要江河来水量将以偏少为主,持续持久高温干旱导致用水用电需求量激增,水库水电站蓄水严重不足,蓄水保供压力大。
在正常年景,四川每年夏季都是丰水期,多余的电基本都外输到以江浙沪为主的华东地区,这背后既有全国一盘棋的考量,也不乏市场化的协议约束。
水电与火力不同,煤电可直接进行控制,水电、风电、光电都不乏“看天吃饭”的意味,加上电力储能技术还不发达,多出的电如何不能在全国范围内调节,那就浪费了。
然而,此一时彼一时。
当限电影响到整个省份时,四川发的电,能否优先保障川省自身的正常需求,必须要纳入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