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老王看到一个视频,在真人秀节目《人生加减法》中,一位来自重庆的女士为了减肥而开始跑步。
为了达到减肥效果,她一直坚持大量跑步,却在六个月后被诊断为跟腱炎。她忍受着难以想象的痛苦,生活质量严重下降。
跟腱炎是如何找上她的呢?长期的大跑量造成了跟腱承受过大的外力撞击,久而久之,跟腱炎悄然而至。
通过这一案例,我想到的是:运动,尤其是跑步,真的应该无止境、毫无节制吗?
结果显然是否定的,否则痛苦就会像跟腱炎一样,不声不响地悄然而至。
不可忽视的跟腱炎
虽然跑跳类运动的人群中跟腱炎的发病率最高,但实际上,70%的跟腱炎病例是由过量运动引起的。
当人们对跟腱施加过大的外力,跟腱会承受过大的压力,从而产生微细的损伤,久而久之,便会陷入疲劳。
特别是对于体重超重的人来说,他们在跑步时体重压力更大,需要消耗更大的能量,这也使得他们的跟腱更容易出现伤害。
重视跑步的科学性
跑步看似是一项简单的运动,但随着跑量的增加,越来越多的问题开始浮现出来。
有种观点认为,长跑过猛,身体的能源消耗过大,人会感到疲倦。若是这种状态长期持续,跟腱胶原纤维的合成能力会逐渐降低,反而会妨碍跟腱微细损伤恢复。也就是说,跑步量过大的人更容易患上跟腱炎。
换句话说,那些长期进行大跑量运动的人,他们的跟腱更容易出现问题。
这个问题在大家热衷于“跑步健康”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要追求的不仅仅是运动的量,还包括运动的质,也就是说,我们应该更多地关注跑步的科学性。
我们进行跑步或者任何形式的运动,目的都是为了保持身体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但是,如果我们在运动中因为缺少一些科学的知识和方法,反而使自己身体受到伤害,那就得不偿失了。
对于跑步,我们不应该单纯地追求跑得快,跑得久,而应该注重跑的科学,跑的健康。
走上跑道的每一步,都需要我们去细心规划,深思熟虑。我们要学会聆听身体的声音,及时调整运动的强度和频率,避免体力透支。
同时,我们也要学会运用各种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提高训练的效率,减少运动伤害,使跑步成为我们身心健康的源泉。
毋庸置疑,跑步是一项极好的运动,它可以帮助我们保持身心健康,延年益寿。
但是,如果我们忽视了运动的科学性,那么结果可能会适得其反。
怎样减少跟腱炎的风险
首先,运动前的充分热身和运动后的充分放松是必不可少的。热身活动能有效地强化肌腱,减少受伤的可能,而运动后的放松则可以帮助肌腱恢复,降低肌腱粘滞性,防止损伤。
此外,我建议进行离心力量训练,并合理安排跑距离,避免连续大量的长距离跑步,长距离跑步后要及时放松、修整,让肌肉、韧带有一个自我康复、修复的时间。这样就能大大降低跟腱炎发生的概率。
如果你正在尝试减肥,那么从快走开始再过渡到慢跑、长跑是一种不错的选择。这些都可以有效降低跟腱炎的风险。
我们要真正实现跑步的益处,就必须要重视跑步的科学性,并根据科学的原理来进行训练。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享受运动带来的乐趣,才能保持身体健康,延年益寿。同时,我们也能避免一些不必要的运动伤害,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你有过跑出伤病的经历吗?欢迎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