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山工业区红光村10组的标准垃圾站,两个大件垃圾堆放点紧邻着垃圾房,而一座污水处理池又紧挨着大件垃圾堆放点 ,整个垃圾站占地面积约100平方米,布局十分规整有序。
家住红光村10组607户的钱凌云说,有了标准化垃圾房后,自己和周围邻居们进行垃圾分类的积极性越来越高。
“以前垃圾都是乱七八糟倒在一堆的,夏天周围还会有苍蝇、蚊子,特别脏乱,所以大家也都不太爱护。现在这里这么干净整洁,村里人都不好意思乱丢垃圾了。”钱凌云说。
这间垃圾房原本是一间废旧的仓库。为了在最大限度利用现存资源的同时执行垃圾分类政策,红光村于2019年6月将其改建成为垃圾房。有了垃圾房,村委会又准备在周边建设配套的大件垃圾堆放点以及污水处理池,但由于对土地的具体属性不了解,迟迟不敢动工。
为此,红光村党总支书记孙丹萍把问题提交给了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收到问题后,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第二天就组织工作人员与村委班子成员一起核查图纸,并通过用“国土调查云app”查看遥感影像及现场踏勘等方式,对土地属性进行确认,前后仅用了三天时间。
经过土地性质确认,该区域可用于建设垃圾房配套设施,垃圾房改造工作顺利开展。目前,位于红光村的三个包含大件垃圾堆放、污水处理和排放区域的综合性标准化垃圾处理站均已建成并投入使用。
主题教育活动开展以来,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通过行政审批提前服务、利用“国土调查云app”等互联网+技术,不断压缩服务时间,提升服务水平,妥善处理并整改问题达20余件。
记者丨甘力心 杨季峰 鲁学静
编辑丨俞萝寅
责编丨戚静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