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都看过《甄嬛传》,也对里面的名媛们印象深刻。有人喜欢聪明睿智的甄嬛,有人喜欢雍容威风凛凛的深眉妆,有人喜欢端庄威严的敬妃,但我想说,我喜欢霸道霸道的华贵妃。
说起华妃,很多人可能会说她霸道霸道。其实,她除了嚣张跋扈之外,还有一身的本事和手段。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华妃是如何凭借“霸气”走得威风八面的。
1:华妃娘娘在后宫排名第三
如果用心机指数给《甄嬛传》的后宫女性打分,端妃、慈禧、甄嬛无疑属于第一梯队,而与这些权贵比肩的华妃娘娘顶多排在曹贵人和安陵容之后,属于第三行第三列。
华妃虽然在战略布局上不如别人,但论起她的刑人手段,可谓霸道睿智!在后宫中首屈一指,手上自然少不了几把刷子。
且举个例子,看看华贵妃是如何利用自己的职场谋生技能,逼迫女王对敬妃和沈眉庄的惩戒出神入化!
也就是说,皇上为了讨好沉眉庄,命人将各种珍稀菊花送到菊花堂,可惜被正在游园的华妃看见了。
华妃一看,始终坚信这一定是皇上送给她的!可当太监说出菊花送给沉眉庄的真相后,华妃当场勃然大怒,也因此对沉眉庄心存芥蒂。
以华妃娘娘的性子,吃亏了,一定要报仇雪恨!
果不其然,次日迎见皇后的路上,沉眉庄不慎被太监撞伤了衣裳,只得折返寸居殿整理衣裳,才去付钱。尊重。
可也正是因为他回去更衣,回到皇后宫的时候,其他人已经到了,才犯下了对皇后的不敬之罪。
华妃趁着这个机会,对沉眉庄的失误死磕不放。就在敬妃正要为沉眉庄说情时,华贵妃却坚持身为一宫之主纵容妃子的不当之举,因此召来敬妃予以管教。最松懈的应该一起受到惩罚!
皇后一向故作贤惠宽容,自然不会当着众人的面做这么大的小人,所以才征求华妃的意见如何应对。
不过,华贵妃给出了最后的办法:静妃和沈眉庄各罚两个月的俸禄,因为她们知道错了!
二:职场生活处处存在“拆房效应”
试想,一个努力工作的员工不小心因正当理由迟到,老板要求罚他两个月的工资。你觉得这个处罚是不是太重了?不过,沉眉庄听完惩罚理论后,倒是松了口气。原因是华贵妃在提出严苛指标只有三颗星的惩罚措施之前,先提到了一个死刑级别的“三十棍责”。
梅庄听了心惊肉跳,可是听到华妃说罚款没问题,他心里只有高兴,哪管得着罚款多少钱!
也就是说,华妃娘娘的这波操作是利用了职场心理学中的“拆房效应”:即先提出大的要求,再提出相对较小的要求,这样人们自然更容易接受后者。
其实,拆房效果的妙用在于,让被动方不仅不好意思拒绝,还会产生占便宜的错觉。
这种现象经常发生在我们的生活中。比如朋友想跟你借5万元,你却很犹豫!就在你不知道怎么拒绝的时候,对方提议:如果实在有困难,那就先借一万元吧。
通常,当对方这样问你时,你会很快做出第二个选择,你会对你的朋友产生一种罪恶感。
三:采取有效措施避免落入“拆房效应”陷阱
其实,此时的你,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掉进了“拆房效应”的陷阱。这种效应背后的心理机制是,当面对你不想发生的事情时,两种心理机制同时被激活。
首先是想办法采取一些措施来防止事情的发生;二是开始调整内心的矛盾,准备好接受它会发生的事实。
如果在调整到平衡状态时出现新的选择,当这种选择与人们对内心平衡状态的期望相近时,就容易被人接受。
这时候,如果有人向你提出要求,使用了“应该”、“或者只是……”等句式,你就得小心翼翼,提高警惕了。
因为此时,对方很有可能是在利用“拆房效应”来刺激你的恐惧,从而提高你的承受阈值,进而为接下来的谈判取得心理优势。
所以这个时候,你一定要学会摆脱拆迁效应的影响,努力维护自己的个人利益,做到公平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