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县县长叶秀才的儿子——大科学家眼中80年前水湄村

2022-09-28   叶氏宗亲

原标题:五县县长叶秀才的儿子——大科学家眼中80年前水湄村

点击 上面 “叶氏宗亲”加入叶氏大家庭

新兴县有一条有名的将军村——水湄村,

作为一条于近代以叶姓为主的古村,

我们尝试找些老图片但一时末果。

而新兴县老县长儿子,

多年前一篇回忆抗战初他回乡读书文章,

让我们从作者文字中感受当时水湄村。

这是 中科院科学家叶佩弦先生的文章,

他是新中国首任外贸部部长叶季壮的侄儿。

叶佩弦(中)2015年返乡时与乡亲在明德小学“伯芹纪念楼”前合影 

美丽的故乡

叶佩弦

我的故乡在广东省新兴县水湄村,那是一个山明水秀的地方。不大不小的两条河流从三面环绕,另一面是开阔的高地,名叫船岗。因此,水湄村就像在水中一条船的船舱。

村里没有水井,听说也不许打井,否则“船”就要漏了。村民们全靠这清澈的河流养育着,饮水、烧饭、洗衣。河道靠村一侧的堤坝,像是一条长长的林荫道,两边长着茂密高耸的竹林,很是幽静。记得小时候,当在外地求学的姐姐们回来时,我们不时在晚饭后漫步其间,在那炎热的酷暑天,是极好的享受。阵阵的凉风,波涛起伏的河水,伴随着鸟语竹香,真是使人心旷神怡。不过也不敢滞留太晚,据说入夜会有水鬼出没,这自然是迷信之说。但每当雨季到来,洪水泛滥之时,汹涌的河水确实吞没过避之不及的不幸者。河边是洁净的沙滩,夏天在河中游水玩耍,浸湿了的衣服铺在其上一会儿便干。

船岗是一块相对平坦的高地。一端约走十公里通向新兴县城,另一端五公里便可到达重镇集成。到县城本有公路,但因当时为防犯日寇,在其上挖了许多大坑而无法通车。

集成附近是著名的佛教圣地龙山寺和六祖的出生地,小时经常随家人去参拜或在老师带领下和同学们一起去野营,不过那都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事了。在那个时期,船岗曾是一个相当繁荣的集市,“集市”当地人称为“圩”,每月逄五逢十附近方圆数十里的民众都来赶集,叫做“趁圩”。即使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商品仍是琳琅满目,从日用百货到文具纸张,从大米杂粮、各种山货水果到生鲜鱼肉,在那时称得上应有尽有。最吸引我们孩童的自然是当时有限的糖果小吃,不过由于家规较严我很少去品尝。即使在平日,船岗圩也还有横直两条街的一些店铺和摊贩营业,记得有理发店、布匹店、日用杂货店和卖肉卖鱼的摊位。紧靠集市便是我的母校,当地著名的私立明德小学。

明德小学首届学生毕业时师生合影(二排右八为叶洁芸)

抗战8年的大部分时间都由我父亲叶洁芸任董事长和校长,主持校务。从学校向集成方向远望,便见当地有名的笔架山,在晴朗的日子,总能看到在一片游走的雪白云雾中,高高耸立着数个高低有序的山峰。由小学向河边走去,横着一座小山岗,爬上去便可浏览河谷的全貌。

水湄村在当时是一个比较富裕的大村,住有不少大户人家。除了高低不等连成一片一片的砖瓦房或土坯房外,还有不少大小不等的果园、菜地和池塘。大的果园都靠河边,我印象中就有三个,除有大片竹林之外大都种有木瓜、香焦、荔枝、龙眼、菠萝、杨桃、番石榴、甘蔗等作物,有些还有种植水稻的水田和养鱼的池塘。在我去上学的途中有一座像样的关帝庙,供村民拜神上香; 村的另-头还有石头垒成的土地庙。村里有几棵大榕树,我家旁边的一棵大到足以提供二三十人遮阳乘凉。这样的大榕树只在半个多世纪后,当我在台湾中央大学讲学时,才再次在其校园中欣赏到。村的另-头有一座三四层楼高的炮楼,据说是为防盗匪而建的。

叶姓是本村的大姓,还有其它哪些姓氏我回忆不起了。但并不是所有叶姓都是一个宗族的,例如我家边上一家有个叫叶文龙的就不是,他是我要好的同班同学,但那是极少数。据说我们这个宗族已相传廿一二代,是从江西什么地方迁来的,但我们的叶氏宗祠又好像是在县城,还分什么东叶和西叶,我也搞不清楚。

当时比较兴旺的有“四房”和“五房”两个支脉,从我爷爷以下的子孙都属“五房”。“四房”的集中居住地叫“四屋”,房屋连成一片,结构也比较讲究。村中出现过不少名人。例如:我三叔叶季壮,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的贸易部和以后的对外贸易部部长,当时是八路军总后勤部部长,那时他远在西北,直到解放后才见到;

新兴叶氏大祠堂——叶季壮将军牌匾

叶肇,抗战时任国民革命军一个集团军的中将司令,在前线抗敌,这期间一直没有回过乡,他属“四房”;

新兴叶氏大祠堂——叶肇国之干城牌匾

我父亲在当地也算有名的,他在陈济堂主政广东的年代曾做过包括开平、增城、新兴等多个县的县长或中心县长,以后回乡办教育。时过境迁,这些人的后代现在留在村中的可能已经是寥寥无几了。

水湄村,编者于2018.4.5到该村拍

估计我是在1938年末广州沦陷后回到家乡的,因为翌年春我便在明德小学上学了。那时我还不足五周岁。直到抗战胜利,日寇的铁蹄也没有踏入家乡,就这样我有幸在作为大后方的家乡度过了一个相对平静和快乐的童年。这个特殊时期也许是家乡较为繁荣和兴旺的时期。1946年1月我离开家乡去广州读中学。1947年和1948年暑假两次回乡,时间都很短。以后就再也没有回去。直到2001年我南下出差,深圳的亲戚周末开车带我去游龙山寺,早上出发,下午四点左右路过船岗转入水湄,匆忙游逛不到-小时。昔日风光己不再,竹林凋零,河床变高,河道变窄,河水混浊,行人寥寥。我家原先的住房“养志园”拆毁了,代之以杂乱无章的小建筑。旁边的大榕树连根都不见了。尽管如此,我兴奋的心情还是难以言状,毕竟这是哺育我长大故乡。对故乡的美好回忆将永远留在我心中,永远永远……

叶佩弦

1934年,生于广东。

1956年,毕业于东北人民大学物理系专业,留校任教,后调入中科院物理研究所。

1986年,他晋升为研究员,并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生导师。

上世纪90年代初,他曾在美国纽约城市学院(City College)超快光学与光谱实验室及加拿大拉瓦尔大学(Laval University)物理系任访问教授。曾任《物理》及《物理学报》副主编,中国光学学会常务理事,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和中国物理学会1990-1991年饶毓泰物理奖等,著有《非线性光学物理》、《非线性光学》等。

作者的父亲叶洁芸,

是民国年代新兴县,

一位绕不开的人物。

叶洁芸(右)与叶季壮于1951年在北京的合影

他当过新兴县长的新兴最后一个秀才。

自广东法政学堂毕业后,

先后在地方和军队担任过法官、检察官和律师;

他担任过民国的新兴、琼山、阳春、增城、开平等五个地方的县长职务。

辞官还乡后,扩建明德小学、创办明德中学。

他曾资助胞弟、新中国首位贸易部部长叶季壮从事革命活动,他们的兄弟情谊,被乡亲们喻为“不曾破裂的国共合作”。

叶季壮

中国首任外贸部长,有着“红色管家”之称,出生在新兴县水湄村,

1925年入党,曾领导开展五邑地区革命活动,参加“百色起义”和筹建红七军,参加过万里长征;

1945年,他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将军衔,成为我军最早获得军衔的人之一;

新中国成立后,他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首任贸易部长、对外贸易部长、政务院财经委副主任等职务,为恢复国民经济和推动社会主义蓬勃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不忘国志,不忘家乡,

新兴叶氏,壮杰豪志,

再看新兴叶氏大祠堂,

那陈列着的先辈牌匾,

他们是后辈的报国志。

叶氏的时代英雄辈出,

希望叶氏的后辈能继往开来,

传承报国志,继怀赤子心!

以上文字图片内容部分源于网络

赞赏

热点资讯

1、影响深远的全球叶氏宗亲活跃度调查,叶家兄弟姐妹齐参与!

2、叶氏家谱大全,叶家人速看!(简介+来源+分布+图腾+堂号+祖训+族歌+发源地)

3、叶姓发源地—河南叶县超震撼宣传片,献给全球600多万叶氏宗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