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关于地震的话题居高不上,尤其是合肥连续40多次的余震,让人不免回想起当年的汶川。
今天,在合肥地震的热度还没消下去,江苏泰州同样也发生了地震。
虽然震级不高,只有2.2级,但如此频繁发生地震的现象,背后也引起了很多网友的思考。
这些地震真的只是地壳运动带来的产物吗?还是说这些地震的背后也有人类的踪迹?
首先我们都知道,常规的地震是由于地壳的运动而造成的。例如唐山大地震还有08年的汶川地震都是如此。
但地震真的和人类没有直接关系吗?
大多数人的印象中,在自然条件下,地壳的运动是人类不可阻挡的。
但如果处在地震带上的人类进行一些不良行为,也会诱发地震的发生。
例如,常见的大规模使用地下水开采矿业等等,都会成为地震的诱发条件。
比如当地下水被人类疯狂的采用之后,原本储存水的沟壑会被抽空,成为一片空白的区域。这时候,如果地壳在进行正常运动时,没有了液体的缓冲,那么,原本在地下水两侧的岩壁会因为地壳的运动直接接触撞击,这时候地面上的我们自然也能感受到地震现象。
而合肥的这次地震会不会和人类的行为有关系呢?
首先,地震的发生地是在合肥市的肥东县,通过查询资料了解肥东县的水资源还是比较丰富的,当地居民也并没有长期潜无节制的采用地下水。至于矿产更是没有。
因此,我们基本可以肯定这肥的多次地震,其实和咱们当地的居民行为并没有太大的关系。
其次,如果该地震是人类诱发的,一般会满足以下几个条件,当地有开采的石油矿产或者在当地的地下进行过核试验。
这种情况对于肥东来说完全不存在,因此,我们可以把合肥的这一次地震基本的判断为自然因素。
最后其实我们也知道,合肥是处于地震带边缘的。地壳的运动导致合肥产生地震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之所以吸引了如此多的关注,是因为最近合肥余震的次数着实有点多。
虽然官方已经通报本次合肥发生大地震的概率是极其渺小的,但依旧有不少居民人心惶惶。
对此,小编倒是觉得,如果你真的担心的话,那还不如搬走。
因为合肥的地震带比较特殊,如果一旦发生大地震,那么是直接塌陷性的,基本上一旦发生大地震,连逃跑的希望都非常渺茫。
而合肥的地壳结构也是相当稳定的,从科学的角度上来说,如果合肥周围没有遭到大的强烈的冲击或大规模采用地下水的话,发生七级以上的地震概率几乎是零。
当然,自然也会有人不想赌这个几率,那与其这样,不如搬到一个完全没有地震带的城市重新生活。
地震是一种可怕的灾难,而人类最大的灾难是无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