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视战败国身份,日本妄图拥核扩张,中国该谈谈琉球主权问题了

2022-06-16   佐罗军事

原标题:无视战败国身份,日本妄图拥核扩张,中国该谈谈琉球主权问题了

无视战败国身份,日本妄图拥核扩张,中国该谈谈琉球主权问题了

据参考消息网援引日本共同社6月15日报道,在当地时间14日,日本自民党党首玉木雄一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态称。鉴于日本海自现有潜艇不足以应对来自对手(中国)潜射弹道导弹的巨大威胁,日本应就拥有核潜艇事宜展开具体的讨论和商谈,以此使日本海自具备对他国产生同等(核)威胁的能力。

在是否拥有核潜艇一事上,日本国内近年来可谓是热议不断,由此引起了域内国家的强烈关切,因为这将对东北亚地区安全形势造成严重冲击,有悖于各方发展诉求与核心利益。

作为截至目前,全球范围内唯一遭受过核武器打击的国家,促使日本在战后核政策制定及核能运用方面,总体呈稳健态势,可其中也不乏诸多别有用心。这一局面的生成,除受当时国际局势(冷战)的影响与美国高压监管外,日本也想借此,避免日后在重蹈诸如广岛、长崎之类的人间惨剧。至于这“别有用心”,则是指日本也想拥有核武器,将其作为一款杀器,进而满足自己的野心。

1955年年底,日本国会通过“原子能三法”,在其中的《原子能基本法》中正式提出所谓的“和平利用三原则”,即日本对“原子能的研究、开发和利用,均以和平为目的”,这一举措看似痛改前非,实则也包含着将核能运用于军事用途的歹意。

1967年12月11日,时任日本首相佐藤荣作在国会上正式提出所谓的“无核三原则”,即不拥有、不制造及不运进核武器等。尽管该三原则全面否定核武器,可在1968年1月底,佐藤荣作又在施政演讲中提出所谓的“四大核政策”。即坚持无核三原则;促进核裁军;在日美安保体制下依靠美国的核遏制力;促进核能的和平利用等。

在短短一个多月时间内,促使佐藤荣作态度如此转变的原因,在于此前的无核三原则过于苛刻,因此须在寻美国核保护伞的基础上,为日后核能运用进一步的突破,制造出更多转圜余地与操作空间。

近年来在日本政坛上掀起的“核潜艇热”风潮,无外乎是日本当局感受到域内国家在水下作战能力的快速崛起所带来的巨大压力所致。此外,也与美军将战略重心转移至印太地区,由此使得日本的地位相较于此前更具价值等有关。

比如除玉木雄一郎外,多名自民党要员就曾在不同场合就“无核三原则”的存留及核潜艇是否拥有等诸多敏感问题,发表过骇人听闻的言论。

如2017年9月中旬,时任自民党代理干事长萩生田光一在参加电视节目时表态称,鉴于“朝鲜威胁”的与日俱增,不排除就修改“无核三原则”展开详细讨论,可谓是离谱至极。

2021年9月下旬,角逐自民党总裁的两位候选人,行政改革担当大臣河野太郎与前总务大臣高市早苗都认为称,日本政府应就核潜艇展开全方位研究。特别是高市早苗的相关言论,至今读来都极其矛盾,她声称“我虽不认为应该拥有核武器,但不反对使用核能作为动力源(核反应堆)。”

这种不亚于是掩耳盗铃的荒唐表述,彻底向世人揭露了在日本政坛内部中存在着的险恶用心。尽管在核潜艇方面一直踌躇不前,顾虑重重,可在常规潜艇领域,日本在战后所取得的成绩可谓是有目共睹,令人艳羡不已。

倘若在实力雄厚的常规潜艇基础上,日本海自再顺势拥有核潜艇的话,对于域内国家来说,都将是一个不利的消息,比如说一海之隔的韩国。与此同时,对于建造核潜艇而言,日本也存在着“难”与“不难”的双重因素。

“难”是指日本在建造核潜艇时,所面临的国际压力与法律限制难关。如果说法律限制可以通过修改,进而扫清障碍的话。那么日本届时所面对的国际压力,将不单单是所谓的强烈谴责与严重关切,转而是相较此前更具威胁性的战略核潜艇及诸多反制手段。

“不难”是指在建造核潜艇一事上,日本可向美国发出求援,以此通过其所提供的技术援助从而啃下这块硬骨头。

毕竟美英助力澳大利亚建设攻击型核潜艇这一消息,可谓是令日本政府从中窥得了一丝希望。可若想让这块馅饼入嘴,则还要取决于东北亚地区局势发展,以及日本在美国心中的战略价值,是否已经达到这个级别。最后还要指出的是,所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美国能否无条件信任日本,也是至关紧要的一环。

针对日本政坛在拥有核潜艇甚至拥核扩张上不断发出的激进言论,针对日本把中国作为主要敌人的态势越来越明显的情况,中国在高度警惕的同时,也可以采取一些反制措施。例如在法理上推翻日本对于琉球的主权要求,让日本人退回本土四岛。

在冲绳,也一直存在着要求琉球独立的“琉球复国运动”。中国完全可以提出“琉球群岛地位未定”问题,谈谈琉球主权到底属于谁。根据1943年的《开罗宣言》和45年的《波茨坦公告》,日本只能保有本土四岛,必须放弃以武力吞并的琉球群岛。

然而战后美国为了巩固自己在亚洲的地位,不仅擅自签订《旧金山和约》,将琉球群岛划归到美国托管,又在1971年将除主权外的行政、立法和司法权力移交给日本,让日本实质性管理琉球群岛,最终引发了持续至今的“琉球群岛地位未定”问题。这也是日本命门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