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科幻片的无感拒绝,到态度转变,这部影片它到底做了什么?

2023-02-13     随心自在

原标题:对中国科幻片的无感拒绝,到态度转变,这部影片它到底做了什么?

#电影逆转的地球2#

2023年看的第一部电影《流浪地球2》,是对科幻题材没有“感冒”的我看的很有趣,热血沸腾,眼泪直流。

其实我没见过最初的《流浪地球》。 我无法想象我们自己的科幻电影会变成什么样。 从预告片开始宣传的时候就完全没有期待。 那时,即使大家的评价相当高,也没有引起想看的欲望。

这次对《流浪地球2》的理解还是从郭帆教练、吴京、沙溢去东方选拔开始的。 我知道了他们拍摄的艰辛、努力,以及对科幻电影的决心和期待。 说起在联合国的真人演出,这么认真的剧组都在想,如果我一定能去看的话,没错。

我这个星期天看了,我觉得这部电影绝对适合票价。 比预想的要高。 场面宏伟,令人振奋,令人着迷。 果然有句老话要说。 类似责任、民族团结、唱腔、主旋律题材,但真的不一样。

有很多惊喜。 情节虽然有些庸俗,但很有想象力。

让人笑的台词设计,例如:

我们还没有加分,没有医疗保险。

笨蛋,你是军犬。

当然也有令人振奋的台词。 例如:

中国航天中队,50岁以上,出来。

再次看到蓝天,我相信花挂在树枝上。

刘培强的lovine非常惊讶

我觉得这部剧对主角感情的安排有非常新的意义。 有笑有泪也足够了。 又旧又新鲜,我看到的时候很矛盾。 韩多轮这个角色善良体贴、爽朗妩媚,可以说是刘培强的心灵支柱。 “不害怕,我在,一直在”这一点从一开始就被贯彻了。 他们的感情不长,但又有涓涓细流,充满温情。 老梗是指安排病逝,抛出责任梗。

得失的选择

刘培强在第二次选拔面试的时候,即使是问题的曲折,也直接和本人的性格有很大的冲突。 导演最好在这里安排。 犹豫不决,无法选择。 既可以结合图恒宇的故事进行推进,也可以引起共鸣。 如果让你选择,你会怎么办? 我相信我也左右为难,终于说出了暴言。

关于成长

增长这个主题真的很下功夫。 从刘培强与他师父的交往、三下四的点头设计、50岁的年龄界线、最后生死关头的抉择。

还有郭晓曦的成长过程。 从一个初出茅庐的女孩子,到信念坚定、有余力回答问题、坚决果断,她说:“我们开放地下城是告知,不是咨询。”

最后她也开始带领团队让年轻人发言。

这两条线表现出非常完全的生长。

不知道的图恒宇

图恒宇的故事线可以说我整体上没有理解。 这个角色简直就是我这部剧的眼泪开关,太悲伤了,对女儿的爱,作为父亲的执着和努力。 但是抛开电影不谈,我觉得完全没有必要。 孩子每次都被关在房间里,哭着喊爸爸,找妈妈。 除了对图恒宇残忍、出不来的执念之外,对孩子也未必幸运,而是更残忍。 给她这样完整的一生的意义是什么呢? 从后面他也去了我不知道的数字世界,两个人靠在一起生活是为了什么呢?

这部电影我真的建议你有时间去看。 我看到了进步,看到了美好的科幻未来,看到了如今年轻一代导演的个性和理想。

我也有梦想。 全是中国人的队伍,特效和技术都是中国人,拍了一部出了国,在世界上引起热烈反响的电影。 不要环环相扣,要萌、进步、成长、学习。 我相信很快就会看到的。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543dc696eef260a1faae1b304d27f82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