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孩背书,是不让他胡思乱想,是修定
在中国,古圣先贤所求的都是以智慧为主,读书讲求悟性,从小孩就训练。小孩为什么教他把书念出来,高声地念出来,会背了,背了还要背一百遍、两百遍,为什么?“是让他记住”? 那是副作用,那不是真正的意思。真正意思是不让他胡思乱想,他要不念书他就会胡思乱想,小孩也不例外。这是什么?修定,叫他背多少遍是修定,他不胡思乱想了。所以你要晓得,这个方法高明极了!记住是副作用,记住记不住没有关系,只要开悟,终极目标在开悟。
所以那是一种修行的手段,我念一二三四行不行?行,无论念什么都行,只要把你的思想集中在一个地方。
二、儿童读经,不重视理解,只是背诵,念得越熟越好
幼稚园,小学一、二、三年级,还没开,小学四、五、六年级可以,可以读经。读经,不重视讲解,因为他记忆力好,智慧没完全开,智慧开在十五岁以后。十五岁以后学习的经论,可以讲解、可以讨论,可以听小朋友的心得报告;十五岁以前不需要讲解、不需要研究讨论,不需要,只是背诵,念得越熟越好。所谓是“读书千遍,其义自见”。道理在此地。
三、儿童读经是否也要一部经背三到五年?
听众问:儿童读经是否也要一部经背三到五年?
老教授答:不需要。儿童读经最重要的是他要能做到,《大学》里面跟我们讲,“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儿童最重要的是伦常的教育,这个一定要从小扎根,这是圣贤的弟子。古时候的人读书跟现在读书目的不一样,古人读书志在圣贤,目标是作圣人、作贤人。不像现在,现代人读书的目的在哪里?目的在赚钱,完全不相同,不会做人。所以儿童教育,一定要懂得教他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