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网友晒出一张山西太原市的图片,“集民综合市场”招牌下方,悬挂着一条“扫黑除恶”宣传标语横幅。“标语21个字,就错了3个字”。12月11日,太原市吉民综合市场工作人员回应称:这是多年以前的照片了,当时发现后就撤下了。(12月11日 上游新闻)
悬挂标语,乃宣传国家政策之重要方式,其目的是教育与引导群众,标语之内容既需通俗易懂,更当准确无误;然此宣传“扫黑除恶”的21字标语,竟然有3个字写错,着实不该,难怪会引发社会关注和网友质疑。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汉字如浩瀚宇宙之星星,现实中虽没多少人敢言能将汉字读得准、写得准,但被误读误写的往往是平时少见少用的生避字;而此标语中被误写之字,不过是平时常见之汉字。
在基层,悬挂标语虽算不得多大的事,但也不是想挂就能挂的,既需上级安排部署,也需经相关领导审核,最后才由相关人员具体去实施,无论哪个环节“认真”一点,类似的荒唐闹剧就不可能持续上演。
就此事而言,虽看似相关广告公司的错,其实是其工作人员马虎所致,是其未能认真查看“标语”内容,是其在打印、悬挂前未能认真审核,未能及时发现标语中存在的错字;然悬挂标语本是一件极其严肃的事,落实才是关键,纵然相关干部再忙也当在悬挂后,对其是否按时悬挂、内容是否符合要求等,进行检查。
无论哪一个环节做好了,此荒唐剧都不可能上演;然事实并非如此,既无人发现,更无人反映,层层设防,却层层失守,错字充斥的宣传标语,竟然长时间出现在人头攒动的集市门口,着实让人感到不可思议。
此事虽板子当打在相关广告公司身上,是其责任心不强、做事不认真,是其麻痹大意;但冷静思之,实则显然透出的基层的作风病,是其检查不够仔细、落实不力。
猛药去疴,重典治乱。作风病是病,不可能自然远去,其灵丹妙药当属执纪问责;为此,望当地切不可因事小而熟视无睹、不了了之,而当让展开彻查,还原整个过程,依照相关纪律,追究相关干部的责任,为之敲响警钟。
21字标语出现3错字,虽看似“笔误”,虽错在相应的广告公司,然实则透出了作风病;作风无小事,危害不可小觑,望该市高度重视,将作怪的作风病彻底医治,让类似荒唐闹剧莫再演了。(尚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