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春节假期总结#
我的老家在吉林,今年是第一次在广西老公家过年,让我切实感受到南北的文化差异。
01 关于美食
北方:
我们家最大的节日就是大年三十,这一天爸妈会早早的把冻肉拿过来解冻
然后烧上一锅滚烫的开水来烀肉,一天家里都会弥漫着肉香味
早餐过后家家户户开始贴对联放鞭炮,就开始继续为晚饭做准备,这一天会做很多好吃的,鸡鱼猪羊…
炖猪蹄
最重要的是饭桌上必有一个烀猪蹄,寓意着搂钱耙,小鸡炖蘑菇、红烧鱼…当然还少不了黄桃罐头和虾片。
东北天黑的早,很多人都是一天两顿饭,一般两点多钟就会吃饭了,听到鞭炮声此起彼伏就知道大家都开饭啦
饺子
此时的朋友圈就要开始了年夜饭斗图大赛,吃完饭一家人聊聊天,磕点瓜子,吃着冻梨,看看春晚,就要开始包饺子
这一天要在凌点吃一顿饭,寓意着迎财神。
东北年夜饭
南方:
而老公这边感觉很风清云淡,一家人在一起做了一顿饭,然后男人们喝喝酒。
他们的重点并不是在大年三十,而是初三,广西对三这个日子看的很重,比如三月三要放三天假,那都是要回去唱山歌的。
柠檬鸭,白切鸡是广西过年必备菜肴,柠檬是用腌制一年以上的酸柠檬作为配料对鸭肉进行翻炒的
柠檬鸭
不同于东北的饺子,广西是包大粽子,四四方方的粽子寓意着幸福美满,我也在婆婆的指导下学会了这项技能
广西粽子
还有我最爱的鱼生,在这里所有的鱼都可以做鱼生,切成薄薄的片,
蘸着香菜姜丝紫苏各种香料混合的配料,口水忍不住的往下流
虽然老公一个劲的劝我不要多吃鱼生,毕竟现在水质不好,但是真的巨好吃啊!!一个人可以干一盘
鱼生
过年这几天流窜在各个亲戚家吃饭,一场接一场的,每天都是好吃好喝的,又吃又拿,尤其是初三这天更是家家户户忙的不可开交。
广西年夜饭
02 关于文化
北方
北方的祭祀一般在年前二十七八,家里的男丁给逝去的祖先上坟烧纸,一般都在清明,中元节,过年。
三十晚上大家互相拜年,七大姑八大姨的相互打电话好不热闹
然后等到吃年夜饭前出去放个鞭炮,就开始迎财神,然后一家人开开心心吃饺子和下午剩下的饭菜
这一晚家里的灯都会开着,寓意着一年亮堂堂。
初一之后大家就开始走亲戚,互相串门,基本是都拿着四样礼品,
一般都是晚辈去长辈家拜年,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初七八,到了正月十五这个年就结束了。
南方
在广西,年三十晚上吃完饭后我们开始贴对联,门神。
不同于北方的小对联,南方的对联有4米多高,因为他们的门都比较高
这里家家户户进门中央都有供奉的祖先牌位,每月都有节日,逢节日都要祭拜祖先
村里祭祀
作为家里的男丁,老公要肩负换香炉灰的任务。
也知道了老人说的“断了香火”是什么意思,因为这个供奉祖先的香炉灰只有男人才能换。
祭祀的流程是:
先白水煮一只鸡,供奉在牌位前
香炉点香,烧金银元宝给祖先,最后斟三次酒,祖先吃完之后,才轮到我们白斩吃掉
祭祀白鸡
他们每开始一件事结束一件事都要放鞭炮。
比如大年初一包粽子之前放鞭炮意味着这件事开始,大年初二早粽子出锅要放鞭炮,意味着这件事结束,很有仪式感。
粽子煮一天出锅后,大年初二要带着粽子、鸡、烟酒,去村里的小庙祭拜,庙里有村里的祖先,以及土地公公各类神仙。
这只是过年体现的一点点南北文化差异,还有更多未一一详列。
但是仪式感方面我觉得北方人更应该像南方人学习,这是很好的优良传统。
让我想起了《寻梦环游记》里所说的那句话:被遗忘才是真正的死亡。
寻梦环游记
如果整个体系是一棵树,那么祖先就是我们的根系,我们则是树上的果实,根系强壮发达,果子才会长的好。
尊重传统文化,敬爱祖先我们亦会受益无穷。
今天是大年初五,祝福看到这篇文章的朋友们,新年发大财,行好运[送心][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