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员工不给力,是你的期望值太高
上周有个朋友和我说:“我从上家公司离职的时候培养了几个比较得力的下属员工,在我离职的时候,带着我的员工一起离职了。但是到了新公司之后,虽然工作的事项发生变化,但是让我真正看到了员工的能力并不是我所期望的那样,我该怎么办呢?怎么样才能快速提高员工的能力呢?”这个问题相信很多管理者都会遇到。如何让员工的脚步,跟上你的思路是今天和大家一起探讨的问题。
首先要承认不是员工不给力,是你的期望值太高。每个岗位的技能和工作流程不一样,对员工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员工在进行新的工作环境的变更后,相应的办公技能技巧需提前进行培养和提高,同时也要给自己进行心理铺垫:新的岗位面临新的挑战,短暂时间的问题肯定是会存在的,作为管理者要给员工一定的信心和鼓励,也要理解员工面临的挑战和不安全感,尽力帮助其成长。
不是员工不给力,是培训没到位
面临新的岗位挑战,提前进行培训是非常必要的。如何让自己的员工跟上自己的思路,如何让员工越来越值钱是管理者需要长期思考的问题。提高员工的能力,才会提高部门的整体竞争力。工作是消耗,培训是长期投资。
那么如何做到有效的培训呢?
1、根据新岗位的业务需要,做好调研
2、根据调研内容进行培训内容的产出
3、根据岗位的要求进行能力模型的制定
4、根据能力模型进行相应技能的培养
5、做好培训效果跟进
培训的各个环节在花花以往的文章中均有各个环节的涉及,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查阅以往的文章一起交流。
不是员工不给力,是需要采用合适的管理方法
1、充分的授权
给员工试错的机会,充分的授权。条条大路通罗马,只要达到效果的都是好方法,给员工自由发挥的空间也许会是另外一番风景。
2、一手激励,一手压力
管理要做好激励,在与员工的相处中,发现员工的需求,满足员工的需求来激励员工。从对员工的严格要求改变为对员工的激励,使员工真正的体验到归属感。在激励的同时有相应的要求,用“跳一跳,够得着”的原则进行压力制定,更快的提高员工的能力。
3、目标分解,阶段性提高
将每个月的工作目标进行拆分,拆分到每周,每个工作日,变为员工可完成的目标。在每天的目标完成中,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能力。目标制定可以采用smart 原则,无论是制定部门的工作目标还是员工的绩效目标都必须符合该原则,五个原则缺一不可。
(1)是具体的(Specific)
(2)可以衡量的(Measurable)
(3)可以达到的(Attainable)
(4)具有一定的相关性(Relevant)
(5)有明确的期限(Time-bound)
制定的过程必须由管理者和员工一起制定,在不断制定目标的过程中共同提高绩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