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郭麒麟进入社会比正常同龄孩子早多了,还是演艺圈,绝对的历练场能加速他的心智成熟,这个环境就没法复制。而且那么多师兄弟对他应该挺不错的毕竟少班主,可能一定程度上也弥补了一部分。这种高压教育相当于不断加压淬炼,不仅是强度大,还要韧性好,百折不断才能淬炼成钢,一般人可能够硬,可能够有韧性,但是很难两者同时具备,更何况不仅是严父慈母还要有个好老师,这才能成才,成才还不够,就像老郭说的,还要有人赏识,离开了老郭的资源,也没这么顺利,有些人一辈子没有机遇也没辙。
这本质上是一种投机手法,打的是时间差,同龄人之间的时间差,成熟度就不同,自然造成一种出众的效果,跑得比同龄人快才能被人看到你的特殊性,才能吸引别人的注意力,才会把资源倾斜给你,然后把握住才能成功。有些人是明白这些,所以自己废了开始练小号。老郭是另外一回事,他是怕出去以后大林子扛不住,反复折磨,等磨出来了已经晚了。索性一竿子捅到底,加速这个过程。
因为小儿子出生的时候,郭德纲年纪大了,中青年的郭德纲教育郭麒麟的心态跟中老年教育的郭德纲教育小儿子的心态肯定不同,这是人之常情。而且郭麒麟小时候郭德纲日子并不好过,他对自己未来一片茫然的时候当然希望郭麒麟能够坚强独立,不然将来还跟他一样过苦日子?小儿子出生的时候郭德纲已经声名大振衣食无忧了,那小儿子就算没什么本事将来也能靠着大树乘凉。
如果你对足球有了解的话,弗格森对贝克汉姆和C罗简直就是郭德纲对两个儿子的翻版,对前者严加管束对后者捧在手心,心态都会随着年龄变化的。郭麒麟说了,他父亲就喜欢大庭广众面前挖苦他,这其中也有郭德纲本身脾气就不好的原因。教育孩子很忌讳在众人面前。只能说郭麒麟成长的很好,而并不是他父亲很会教育。郭麒麟住在租的房子里,大部分时间都不回家,在他租房的茶几上,全是各种药盒药片。想来释怀,并没有外人看见的,那么容易。
对于郭麒麟的优秀,我更多的是站在他母亲和师父的关爱引导上,而不是郭德纲的贬低式教育上,教育不是一个人能做到的,更何况郭麒麟本身也是一个人,他自己在成长路上的所作所为也造就了今天的他自己,所以不要说出“郭德纲教出了现在的郭麒麟”这种话。但是孩子真的好哄,父母给了甜,可能也就原谅了,我看德云社那个综艺的时候,郭德纲说,回来以后请你回到家里来住,不要回你自己那里去,我心里也挺动容,如果是我父亲这样跟我说,也许我就原谅他了。
郭德纲的这种教育方式,我身边就有朋友的家长做了,甚至是父母一起打压,结果就是我朋友休学两年重度抑郁转变为躁郁症现在还在按时检查服药治疗,所以对于这种不考虑其他因素单纯的宣扬自己的打压教育的行为我是比较不赞同的,因为教育方式是面向群体的而不是个人的,依靠幸存者偏差展现成功的教育方式不是成功的教育方式,只有真的能让大部分人都适用的才是正确的,这也是我们现在正在努力创建的。
最后,郭德纲可以说他的教育方式,但既然他倡导他这种极少数情况下才能成功的教育方式就应该做好被批评的准备,这并不是一个好的风气甚至还会让很多孩子的童年充满痛苦,所以按教育方式来论,这种方式无疑不是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