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窈窕妈妈。
很多男士,在老婆孕前都有当个好爸爸的冲动。
结果大家知道,不是每个人都能成功做到。
其中不少甚至只是挂了个职,实际工作他是一点都不干啊……
你知道吗?虽然小孩子不能像我们明确地讲出好与坏,但他们对爸爸也有判断。
看过一个视频,幼儿园里,老师对孩子们提出这个问题:
你们的爸爸平时喜欢做什么?
然后,孩子们排着队一个一个地回答:
抽烟、喝酒。
看电视、玩游戏、看手机。
喜欢陪我玩。
这些孩子基本都是很开心地在回答这个问题,给人的感觉就是:
无论我的爸爸最真实的样子是什么,他都是最好的爸爸。
不知道看完,有没有被触动到?
我们应该意识到:
“爸爸喜欢陪我玩”,是一个非常难得到的认可。
因为如果只是偶尔逗孩子玩一下,他们绝对不会认为这就是爸爸最爱做的事。
现实中,很多爸爸觉得孩子谁带都是带,养大了就行,区别不大。
(咱就是说,真不担心老了以后被拔氧气管吗?)
但也有不少爸爸,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十分努力地将孩子童年的快乐填满。
01
拼动手能力
前些天,一位妈妈在朋友圈晒孩子的寒假手工作业。
一张张照片放出来,画风逐渐“变态”……
人家的爸爸,陪孩子把纸壳子做成了艺术品。
评论区满满的羡慕已经快要溢出,有位网友说:
“等孩子把作业带回学校,她该有多骄傲?”
有个这样的爸爸真好,不是贩卖焦虑,是真的好。
在任何一个家庭,通过父子协作,用一下午的时间完成这样一个作品,不只能让孩子开心很久,也会慢慢改变爸爸的刻板印象。
现实中我认识很多男性家长,理工科出身,动手能力超强,但他们老说自己不知道陪孩子玩。
其实稍微花一点心思,就可以成为孩子心目中的超能爸爸。
这样的高质量陪伴,比花很多钱出门旅行都要有意义。
02
拼体力、拼运动能力
如果手活不行,那接下来这一项肯定有不少爸爸擅长。
李佳航经常在个人号晒陪儿子运动的画面,孩子喜欢篮球,他就陪着一起玩。
疫情最严重的那段时间,孩子不能出门,然后又想投高一些的篮筐,李佳航就一直帮孩子举着篮球架。
很多爸爸不乐意带娃,其实爸爸在这方面非常有天赋:
体力好、能折腾、力量大、不怕脏不怕累,在球类运动方面跟孩子更有共同话题。
明明可以带孩子玩得更尽兴、更刺激,这一扇门却被爸爸们结结实实地关上了,还上了把锁……
现在很多孩子不爱运动,就爱宅在家里玩手机、打游戏,导致到了中学体育测试不合格……
关于这一点,爸爸们要负一多半责任。
03
拼意志力、男子气概
讲到这一点,想再跟大家分享一个我收藏了4年多的视频,一直没舍得删。
一场普普通通的平衡车比赛,被场边的一位爸爸搞得热血沸腾。
视频的拍摄者,也就是画面里这个穿红色衣服男孩的爸爸,从比赛一开始就在给孩子加油。
但这场比赛看上去有些无聊,孩子们的名次一直保持得比较稳定,戴蓝色头盔的男孩一直领先。
怎么看都觉得这个红衣男孩欠点爆发力,每次跟上都会被瞬间拉开。
然后这位爸爸坚持提示孩子,大概扯着喉咙喊了几十次:
不要放弃!不要放弃!找准时机超过去!
能看出来,红衣男孩听到了爸爸的声音,一直在尽力地跟上,不被拉开差距。
于是就在终点前的最后一个弯,奇迹莫名其妙地发生了。
或许是领头的男孩累了、松懈了,红衣男孩抓住时机,瞬间拉开差距,抢下冠军。
作为家长,我们需要在孩子的性格中加上一些坚毅和不放弃。
作为爸爸,应该主动接过这个任务,在生活的细节处多多影响孩子。
04
拼童心
都说年龄再大的男人,内心深处都住着一个孩子。
或许因为工作、生活、教育压力,这一届中年爸爸真的把童心丢掉了。
其实,偶尔的撒欢会让孩子觉得爸爸不仅忙碌、严肃,也可以是一个可爱的人。
这大概就是现在常说的“反差萌”。
之前有位爸爸,听到孩子说想让恐龙来幼儿园接,于是他果断变身给孩子一个惊喜。
人群中,没有嘲笑,大家都只会觉得这个爸爸很可爱,这个孩子很幸运。
对于中年男人来说,拾起童心、像孩子一样无所顾忌的确需要勇气。
但偶尔来一次,就可以让孩子铭记一生。
05
拼德行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爸爸在家庭教育中扮演的角色往往是品德教养,讲话有威严,做事板板正正。
做妈妈以后,我认为这一点值得借鉴。
大部分妈妈容易玻璃心,带孩子容易情绪化。
但爸爸们不一样,在关键时刻,他们可以耐住性子,一板一眼地对孩子进行德行教育。
分享一段监控画面:
小女孩把可乐撒了一地,一脸无辜地看着爸爸。
旁边的老父亲也淡定地看着她,对视了一会儿,问了句:
“摔跤之后首先干什么呢?”
小女孩站起来,认真地回答:
“先换衣服,洗洗手,然后拖一拖,然后再吹吹头发……”
再然后……小女孩按照自己讲的步骤处理自己闯的祸,爸爸则继续忙他的工作。
不知道为什么,被这样的父女相处方式萌到了……
这大概就是爸爸带娃的独特魅力。
06
不得不说一句:
在带娃这方面,妈妈们已经“卷”了很多年,爸爸们也应该“卷”起来。
当然家庭教育的“内卷”不是制造焦虑,不是拼财富、拼地位,拼的是对孩子的爱。
最近在看《家人闲坐,灯火可亲》,汪曾祺先生在书里写道:
“我想念我的父亲(我现在还常常梦见他),想念我的童年,虽然我现在是七十二岁。”
实在好奇:
究竟什么样的爸爸,能让人怀念一生?
读完,答案竟是这两个字:
“爱玩”。
父亲花费很多心思陪他玩:
春天,不到清明,他领一群孩子到麦田里放风筝。
夏天,他给我们糊养金铃子的盒子。
秋天,买来拉秧的小西瓜,把瓜瓤掏空,在瓜皮上镂刻出很细致的图案,做成几盏西瓜灯……
他爱孩子,喜欢孩子,爱跟孩子玩,带着孩子玩。
所以我们不妨问自己一个问题:
多年以后,当我们的宝贝长大,有没有至少一个特别回忆能撑起他对爸爸的爱呢?
其实啊,优秀的爸爸不难当:
就看有没有把孩子放在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