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离婚,周迅比黄磊差在哪?

2021-12-30   最新动态科技赵晋

原标题:同样是离婚,周迅比黄磊差在哪?

大家好,我是窈窕妈妈。

最近在看周迅、黄磊主演的《小敏家》。

有人评价说,这部剧最戳心的地方在于:

剧中,黄磊的女儿佳佳、周迅的儿子家骏,

成长在离婚家庭的两个孩子,一个活得让人羡慕,一个活得让人心疼。

如同佳佳所说:

“我们俩都是父母离异,

我,青春无敌美少女,

他,疼痛文学男主角。”

佳佳阳光可爱,青春无敌,拥有让身边人幸福快乐的能力。

家骏少年老成,却阴郁自卑,遇事总爱钻牛角尖,没有安全感。

为什么两个孩子差距会如此之大?

其实佳佳、家骏就是现实中两种孩子的写照;

而陈卓家和小敏家,也是现实中两种家庭的写照。

01

先说佳佳。

7岁那年父母离异,原因很直接,妈妈李萍嫌弃爸爸陈卓没有追求。

陈卓这个人的确佛系,妻子以这种方式离开,他也能坦然接受。

甚至眼看着妻子创业、嫁富豪、走上人生巅峰,他也能不慌不忙地过自己的生活,十年如一日在公司打工。

所以多年来佳佳一直觉得妈妈亏欠爸爸,她觉得爱一个人就得从一而终,而妈妈是始乱终弃。

在跟家骏聊到“父母离婚”这个话题时,佳佳的解释也是:

我妈不爱我爸了。

而不是,我爸妈感情不合了。

听佳佳这么说,家骏很无语,竟然还有人能把父母离婚解释得如此洒脱?

其实佳佳会时不时地刁难妈妈一下,就像是在替爸爸和自己“出口气”。

她并不是真的不在乎父母离婚,她也希望妈妈能做一个普普通通的妈妈。

之所以能看得开,是因为妈妈虽然离开了这个家,还是一样爱她。

作为妈妈的李萍,虽然不能跟女儿一起生活,却在物质上疯狂弥补。

限量款玩具,名牌包包、服装、首饰……只要女儿喜欢,她就屁颠儿屁颠儿地给买上。

只要是女儿的要求,她就变着法子满足。

用李萍自己的话说,对自己的女儿那就是“摘月亮还赠送星星。”

另一边,陈卓不仅没有诋毁前妻,还经常在女儿面前替前妻说话:

妈妈虽然爱钱,但不是嫌贫爱富,更不是因为钱才离开这个家庭。

他还教女儿感谢妈妈,不能总觉得是妈妈亏欠这个家,以此欺负妈妈。

佳佳过生日的时候,主动送她去跟妈妈过。

陈卓跟小敏谈恋爱被发现时,父女俩会敞开心扉分享。

所以在佳佳的世界里,父母离婚不是好事,但也不算坏事。

至少因为离婚,爸爸加倍呵护,妈妈加倍弥补,他们都在加倍地爱自己。

看到这部分剧情时,一旁的老公说,这样的事要是发生在现实中,双方早就不往来了,怎么可能给对方说好话?

确实。

佳佳这个角色的存在,似乎就是为了突出家骏的不幸。

而家骏,更像是那个现实生活中经历过父母离异的孩子。

02

相比佳佳,家骏真的是“爹不疼,娘不爱”。

爸爸金波早些年在爷爷荫蔽下过得很风光,也因为家里条件好,在父母撮合下娶到妈妈刘小敏。

但后来爷爷下台,金波跟着失意,整天酗酒,回家就耍酒疯,小敏想离婚又被长辈拦着离不了。

6岁那年,小敏跟笔友的通信被金波发现,误以为是出轨。

家骏目睹了妈妈被当成小三当街暴打,爸爸也参与其中。

在此后的十几年里,金波破罐破摔,把生活过得一塌糊涂。

他动用关系争取到家骏的抚养权,却转手却把家骏丢给老人抚养。

爷爷奶奶去世,又把家骏丢给姥姥。

争不到抚养权的小敏,自己一个人跑到北京生活,关心家骏的机会少之又少。

不仅如此,金波一直给家骏灌输:

是妈妈抛弃了这个家庭,他们家的不幸就是妈妈一手造成的。

每每喝醉酒,还把小敏给他“戴绿帽子”的往事拿出来一遍遍地讲给家骏听。

不仅如此,金波也不允许他跟妈妈有亲密联系。

当家骏长大,慢慢懂事,想要逃离时,总被苦情绑架。

被爸爸逼着签打工合同还债……

尽管嘴上抗拒着,家骏还是私下里找兼职,一边念书,悄悄打工给爸爸还债。

家骏小时候没人管,被小伙伴嘲讽没有妈妈,被嘲讽“妈妈是破鞋”。

因为小时候总被人追着打,长大了跑步总是忍不住回头看。

家骏的爸爸妈妈根本不知道,儿子因为他们的情感纠葛承受了多少委屈。

也因为童年这段被抛弃的经历,家骏总是把“对不起”挂在嘴边。

别人只要一对他好,他就想着回报,回报不了就愧疚自责。

说到底,是觉得自己配不上别人的爱,即便这个“别人”是自己亲妈。

剧中,人人都夸家骏懂事。

可很少有人发现,家骏的懂事掺杂着敏感,自卑,还有对亲密关系的恐惧。

和佳佳相比,家骏真的卑微到了尘埃里。

家骏在跟妈妈一起生活后,才慢慢变得开朗起来。

通过家骏自身的转变,我们也能发现,被爱的孩子究竟有多幸福。

剧中有一段家骏和妈妈敞开心扉聊天的画面,这是家骏有生以来第一次说出心里的感受,尝试放在心理戒备,让别人理解自己。

这个母子和解的画面,让人忍不住掉泪。

一对羞于表达的母子,终于相拥取暖。

尤其对于家骏,他终于知道了来自父母的正常的关爱是什么滋味。

虽迟但到。

其实,该讲对不起的不是孩子

多少父母欠孩子一句“对不起”?

03

有这样一条读者留言,她说:

“生孩子前,我觉得我和我妈不像,有了孩子以后,我才发现自己简直就是我妈的翻版……”

原生家庭欠你的,正在加倍报复你的孩子。

在《小敏家》这部剧中,处处都能找到这样的印证。

比如小敏和自己妈妈的关系。

小敏的妈妈,一辈子为子女劳心劳力,但也在绑架孩子。

小敏和金波婚姻的失败就源于此。

当年小敏之所以会嫁给金波,就是顺从了妈妈的意思。

但直到多年后,亲眼目睹女儿在婚姻中遭受了各种不幸,她仍不肯向小敏道歉。

小敏其实跟家骏一样,内心恐惧亲密关系。毕竟自己的亲妈都不能理解自己。

她曾对陈卓说出自己的疑惑:

为什么自己到了40多岁,偏偏喜欢上了这么一个每天蹦蹦跳跳的男人?

明明陈卓不是自己的理想型不是吗?

其实此时小敏已经意识到,自己和陈卓彼此深爱。

可越是如此,越发忐忑不安,越发害怕失去。

所以此后每当这段感情遭遇困难,小敏都是首先选择放弃的那个。

陈卓是这样形容小敏的:

“可能在你心里惊天动地的大事,

对于这个世界来说,只是平平无奇的小事。

别人都不会在意的一件小事,

在你那却怎么也过不去。”

如果说原生家庭美满的人,总有办法跟自己和解。

那原生家庭糟糕的人,总是容易陷入内耗,总有办法折磨自己。

就像《热锅上的家庭》里所写:

“父母在感情上相互疏离,在极端的孤独之下,连累孩子也介入于他们的挫败的情绪之中。

当这些孩子在困扰中长大成人后,也会不自觉地重蹈上一代的覆辙。”

现实中,有的家庭,表面残缺,实则圆满。

有的家庭,表面完整,其实支离破碎。

但这并不是说,原生家庭糟糕的人活该过得不幸。

就像我们中大多数,都曾在心底暗暗起誓:要经营好自己的人生,不重蹈覆辙。

这恰恰是自我救赎的开始。

作为父母,更要努力为孩子建立全新的家庭氛围。

来路不由己,来日尚可期。

点亮“在看”,经营好自己,才能经营好家庭,经营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