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十点电影原创
2013年,日本一家电信公司发起群众投票。
谁最能代表日本的漫画家?
手冢治虫以44%的得票率高居榜首。
“最能代表”“榜首”,足见这位漫画大师在几代国民心中的独特地位。
到什么程度?
几十年后,其漫画的一个番外篇衍生的漫画改编的动画,仍以手冢治虫的名号进行宣传。
尽管这几乎和手冢治虫本人没有直接关系了。
不过,既然剧方敢如此放话,想必对成片的质量志在必得。
果不其然。
上线几天,该动画一举拿下豆瓣9.1,IMDb9.0。
不容置喙的高分。
网飞最新动画力作。
上世纪60年代,手冢为自己家喻户晓的漫画《铁臂阿童木》推出了番外篇《地上最强机器人》。
后来者浦泽直树则以这个番外为起点,创作了新漫画《冥王》。
网飞在内容上全面扩张之时,一揽子将不少日本知名动漫纳入麾下,开启影视化。《冥王》便是在网飞支持下,由浦泽直树的同名动画改编而来。
不过,抛开手冢治虫这个最大的金字招牌不谈。
动画《冥王》也绝对够得上质量上乘。
复仇!
一切,由一场大火开始。
瑞士,山区,大火蔓延,灼烧着树木发出噼噼啪啪的声响。
前来救火的消防员却被眼前一幕震惊:树木被连根拔起,根本不是寻常火灾的景象。
再往前,更诡异的一幕出现了。
一个机器人的头颅赫然出现,死状凄惨,头上还有类角物体。
机器人名叫蒙布朗,是世界知名的山地导向机器人,被派来救灾,孰料竟葬身火场。
他杀?
不久,命案再来。兰克,机器人法倡导者,死于公寓中。
同样的,头部也有角状物。
为了调查案件,欧洲刑警组织派出了调查员盖吉特。
神奇的是,查案途中,盖吉特挨了歹徒一闷棍居然毫发无伤?!
原来,盖吉特也是个机器人。
在《冥王》里,未来世界的机器人,已经和人类高度融合了。
正如前面的向导蒙布朗,机器人也有各种职业,教授、警察、管家、清洁工、服务员,工人等等。他们重度参与人类生活,像人类一样结婚生活工作。
而最顶级的当属盖吉特这一类,有人的身体和长相,几乎难以察觉其机器人身份。
探测现场过后,盖吉特下了一个论断:两起案件应该不是人类所为。
首先,人力无法造成蒙布朗尸体分裂的程度,何况蒙布朗是可以编写程序、颇受爱戴、威望极高、最先进的机器人。
其次,在兰克的公寓内,也没有扫描到人类痕迹。
机器人杀了机器人?
几天后,又一起机器人死亡案。
音乐家邓肯的管家,诺斯2号,被怪异的龙卷风卷走,几道诡异的闪电过后,不见踪影。
诺斯同样高配,体型巨大,有6只手臂,绝不是等闲之辈。
三起案件加在一起,真相愈发扑朔迷离。
盖吉特联系了同为最先进甚至更高级的机器人阿童木,协助破案。
不过还没理出什么头绪,很快,第四起命案接踵而至。
田琦,提出了《国际机器人法》,被吊死在住处。头上仍有角状物。
和之前的兰克一样,他们主张给予机器人平等自由,保护机器人的权利。
在田琦的住处,警探发现了一张名片,名片指向一个组织:波拉调查团。
原来,田琦和兰克都是该调查团的成员。
当年,波斯王国为了维持自己的独裁统治和征服邻国,动用了大规模机器人军事力量。
特拉克亚合众国怀疑波斯有人研发出了大规模的杀伤性机器人,便对波斯提出指控并派出调查团。
至于调查对象波拉,具体是什么谁也不知道。调查团除了发现一堆废弃的机器人,什么也没查到,无功而返。
接着,第39次中亚战争便爆发了。
这场战争,是这部动画的高频词。而每一个死去的机器人,也都隐隐指向这场战争。
比如,战后成为格斗冠军的伯朗德。
他和死去的蒙布朗是在战场上认识的好朋友。在得知蒙布朗的死讯后,伯朗德十分气愤,决定找凶手报仇。
殊不知,他也是凶手的下一个目标。
但伯朗德却不以为意,自恃有高超的格斗技能。
尽管有格斗服加身,伯朗德最终也惨死,角状物再次出现。
到这里,一个由死亡机器人勾连的事实浮出水面。
蒙布朗、诺斯2号、伯朗德,以及调查员盖吉特和阿童木,都参加过第39次中亚战争。
更关键的一点是,世界上能成为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机器人有7个。
他们,就在7人之中。活着的仅剩4人。
很明显,凶手是冲着这7人而来,包括主角调查员盖吉特。
与此同时,一个反机器人的邪教组织也露面了。
那些教授学者的死亡,会是他们的手笔吗?该组织与机器人的死有何关系?
死亡案的调查,构成了故事的骨骼。骨骼下牵引了不少支线作为经络,构成了繁复厚实的剧情。
比如盖吉特会做噩梦,但机器人做梦理论上是不可能的,二他对之前发生的事情记忆模糊。阿童木更是在读取其记忆后直接落泪。
花重金打造了盖吉特的人,背后藏着什么不可告人秘密?
警察在已经入狱的战犯、独裁者前波斯国王大流士十四口中得知一串名单。
这串名单上就有已经死去的几位学者。
大流士十四世是否还在操控着一股势力?他与反机器人组织有什么勾连?
这些前期铺垫的坑丰富了观感,增强了悬疑性,也为作品真正的内核和表达搭建了平台——
对战争的反思和对人与机器人伦理问题的探讨。
《冥王》直接给第39次中亚战争的篇幅不多,但我们仍能从细枝末节中拼凑出那场影射伊拉克战争造成的惨烈和摧毁性。
比如,诺斯2号从军队退役后,尽管被邓肯一再呵斥,仍然想学弹钢琴。
他想接触美好的东西,再也不想上战场了。
机器人和人之间的伦理界限。
机器人杀人有过先例,而且是在人工智能没有任何故障的情况下。
这在法律上如何定夺?
又是否意味着机器人已经逐渐进化出自主意识?
伯朗德死前想传输凶手的信息,却不受控制地闪出了和收养的人类孩子,妻子在一起的温馨画面。
甚至,阿童木在其中还发现了一种只有人类才会有的情感——痛苦。
当机器人终于突破二者最后的界限,产生情感,越来越趋近于人,会发什么什么?
复仇?伤人?人类法律与机器人权益又该如何平衡?
这也是与手冢原著《地表最强机器人》相比,浦泽直树版本的不同之处。
弱化了单纯的机器人决斗情节和场面,转而进入对现实与科幻边界探索的议题。
难!
除了内容,在制作上《冥王》也经得起细看,由日本动画第一人丸山正雄的动画公司Studio M2制作。
不过,成片最终经历了两次企划才最终成功。
在采访中,丸山正雄透露了关于动画《冥王》的一些制作信息。第一次动画企划是2011年NHK提出的,但迫于地震,策划告吹。
第二次则率先由其他动画制作室提出。
第一次企划失败,丸山正雄其实心里“松了一口气”。
原因在于,难。
一是内容上的取舍,将原作8卷全部改编,难。二来,动画风格难以确定。
比如,地球上最大的机器人,也就是冥王,要如何呈现其冲击力,就难倒了丸山正雄。
甚至,机器人有没有关节,也是考虑的细节。
“除了篇幅问题以外、内容也很硬核,我认为以我的能力很难做到。”
“《PLUTO》虽说是以手冢作品为基础的,但是如果角色不以浦泽笔下的画风动起来的话还是不行。”
“除了篇幅问题以外、内容也很硬核,我认为以我的能力很难做到。”
“《PLUTO》虽说是以手冢作品为基础的,但是如果角色不以浦泽笔下的画风动起来的话还是不行。”
丸山正雄接受采访
最终,做出来的样片效果还不错,得到了原作者的肯定。
在寻找赞助商过程中,网飞看中了样片。在以自由著称的网飞的支持下,动画改编得到了资金和各方面支持,最终问世。
相比原著,没有删减。
这也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漫画情节的完整性。
由此,立项十多年的《冥王》最终问世。
整部动画用心之处可以瞧见。
诺斯2号流畅丝滑的变身。
就问你酷不酷!
飘动的衣角,喷出的气流。
能闻到味道的,泛着光泽的城市建筑。
精致的欧洲古堡。
沐浴着落日余晖而璀璨的城市。
精致漂亮,贴合氛围。
最后,十点君想说说《冥王》漫画作者浦泽直树和手冢治虫的渊源。
2003年,浦泽直树发表了根据《铁臂阿童木》改编的机器人漫画《冥王》。
手冢治虫影响了日本动画产业和一代青年漫画家,浦泽直树就是其中之一,也是唯一一个得过两次手冢治虫文化大奖的漫画家。
在NHK拍摄的纪录片《创作的秘密》浦泽直树篇,他表达了对手冢治虫的崇拜。
“我是看着手冢治虫的作品成长起来的。虽然我认为自己绝不可能达到他那个境界,但是他确实是我向往的目标。”
“我是看着手冢治虫的作品成长起来的。虽然我认为自己绝不可能达到他那个境界,但是他确实是我向往的目标。”
浦泽直树小时候没有玩伴,靠着模仿手冢的漫画打发时间。
终于,在长大后,他凭借自己的能力向偶像靠近了一步。
2002年冬,浦泽直树和手冢治虫的儿子手冢真见面,确定了对《地表最强机器人》的再创作。
手冢真最初并不同意,但最终还是答应,并希望浦泽直树不要有心理负担,画风和造型不要沿袭过去,画一部不同的作品。
浦泽开启了新的构思,最终完成了以盖吉特为主角的全新作品。
由此,我们才见到了这部在内核和立意上均更加深刻的二创漫画。
冥冥之中,改编也算获得了原作者的肯定。
新漫画《冥王》获得了第9回手冢治虫文化赏漫画大奖。
至此,这部发轫于《铁臂阿童木》的漫画最终完成了创作上的接力闭环。
说来,这也得益于《铁臂阿童木》的影响力。
浦泽直树最早接触手冢的漫画就是这一部,这给少年时期的浦泽留下的印象是:动画=阿童木=手冢。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经典IP的魅力即在于此。
它总能在某个偶然时刻播下一颗种子。
待到未来的某一天,从脑海深处破土而出,循着旧的经验,生出新的骨朵。
开在一代又一代人成长的路上。
我们庆幸有阿童木。
我们也期待下一个浦泽直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