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坑镇彭屋村:留“住”乡村韵味,探索“彭屋好梦”发展新路

2023-12-27   搜狐城市-东莞

原标题:东坑镇彭屋村:留“住”乡村韵味,探索“彭屋好梦”发展新路

作为全省首批“百千万工程”典型镇,当前,东坑镇拿出“头号工程”的势头和力度,按照“1139”工作思路,奋力推进“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努力构建经济强、环境美、民生优、融合度高的镇村发展新格局。为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东坑融媒体中心策划推出“‘百千万工程’东坑实践‘一把手’访谈”系列报道,深入挖掘各村(社区)、部门(单位)“百千万工程”的进展、成效,展现东坑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的新思路、新举措、新亮点。敬请垂注!

崭新厂房拔地而起、教育配套日渐成熟、人居环境不断完善……一个个项目落地生根、加速推进,彭屋村处处涌动奋进的热潮,“百千万工程”正逐步从“施工图”变为“实景图”。“丁彭黄”片区作为全省全市“百千万工程”的“双料”典型村,肩负着为全市全镇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使命的彭屋村持续推动改革进程,不断发力啃下“硬骨头”。下来,彭屋村应如何充分发挥村一级在“百千万工程”中的主战场、主阵地作用,赋能强镇兴村加速跑?

12月24日,彭屋村党委书记 彭锦安介绍到,“乘着实施‘百千万工程’的东风,按照全市全镇对‘丁彭黄’片区的总体规划,三村将错位发展,实现1+1+1>3的效果,彭屋村将擦亮‘彭屋好梦’的品牌,抢抓‘百千万工程’重大机遇,全力推动‘百千万工程’在基层的落地落实。”未来该村将锚定培育韵味型乡村的整体思路,聚焦“宜居宜商宜发展”的发展主线,从旧村活化、美好人居、产业发展等方面探索“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新路。

乡村旧貌活化出新的“记忆和机遇”

漫步彭屋村,月明湖岸绿柳拂荫,一排现代和传统风格结合的建筑倒映在水面,巍然屹立的彭氏大宗祠诉说着百年历史,彰显出生机与活力。

“彭屋村是一个文化历史古村,我们村子的文化底蕴最直观体现在建筑上。”彭锦安表示,彭屋村以“丁彭黄”片区培育成“乡村韵味型”村级标杆为契机,着力通过党建引领盘活旧村资源的多种途径方式,积极助推旧村活化“蝶变”升级,为乡村发展注入新动能。今年来,彭屋村坚持理顺文化、历史和环境的深厚关联,加入当前经济发展、乡村振兴以及文旅消费的因子,让旧村活化出新的“记忆和机遇”。

据悉,彭屋村的旧村活化工作是在‘镇村联动、引进三方、村民自改’下三线推进的,在保留旧村原汁原味的基础上,以‘修旧如旧,新建如故’的理念进行翻新改造,侧重留住乡村韵味。通过用“田园”和“山水”营造空间氛围,真正做到了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

据介绍,为持续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彭屋村对旧农房进行修缮改造,打造民宿新业态经营,吸引更多商户入驻,丰富乡村旅游资源,打造宜业宜游的文旅融合发展新业态。被“唤醒”的农村老宅,在“蝶变”中给乡村带来新活力,成为带动村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的“活力股”。

小编在彭屋村走访中看到,数间古旧青砖房屋都已从民宅改为商家或是民宿,修旧如旧的文艺小店里飘出咖啡香气,让古璞怀旧的氛围增添了新鲜气息。坐落在月明湖边上的“竹林小院”, 按照现代设计理想,结合古居特色,经过数月的精细修缮,惬意的小院时光,终于重焕活力。

另一边,村民彭启隆同样利用自家房屋改造经营了饮料小食店“月茶”,“小院变漂亮了,居住环境更好了,收入也增加了。”谈起改造带来的改变,彭启隆打心眼儿里高兴。这些变化,还得益于得益于东坑镇委、镇政府以“匠心精神”和“绣花功夫”推进“丁彭黄”片区建设。

接下来,彭屋村将结合创建省级文化旅游特色村,导入文创、民宿、餐饮、展览、科普等产业,并配套居民运动服务配套设施、田园综合体、湖露营等,推动旧村活化打造民宿居住区,以“民宿+”打造多元化的空间消费场景,促进村经济发展。

集体经济激发出新的“动能和活力”

重点项目是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的源头活水。今年以来,彭屋村尽锐出战,吹响了比学赶超的项目建设“冲锋号”,一大批事关民生、前景广阔的重点项目全力推进,速度快马加鞭、捷报频传、让人振奋。

在银都市场厂房施工现场,小编看到九层高的厂房林立,各种大型机械设备轰鸣声此起彼伏,一派热火朝天的施工场景。作为村级推进“百千万工程”重大项目,自今年6月动工以来,项目建设如火如荼。

银都市场厂房效果图

今年,彭屋村坚持把壮大集体经济作为实施“百千万工程”的“突破口”,在推进全镇的“百千万工程”工作,彭屋村重点在“三旧”改造和教育配套两项工作取得突破。通过“三旧”改造腾挪空间增加收益,努力中起到引领作用。

彭锦安介绍,“其中银都市场厂房旧改项目,按照‘成熟一宗,改造一宗’的原则,将旧电影院、旧溜冰场升级改造成总建筑面积约3万平方米的工业厂房,建成后将增加村集体年收入约300万元。”

目前,彭屋村现有外资企业、民营企业近160家企业,其中规上企业22家,形成了以塑胶、电子通讯设备为主的制造业企业群。在推动产业特色发展的同时,也引进先进的优质企业投资落户,推动“丁彭黄”片区村级标杆建设。“接下来我村将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有效利用闲置土地,逐步实施“四项工程”项目,实现彭屋经济倍增。”彭锦安说道。

东坑镇智创城小学(松实附小)效果图

此外,东坑镇智创城小学(松实附小)也在如火如荼建设当中,作为市镇重大民生项目之一,计划于2023年底完工,建成后可提供约1620个公办小学学位,进一步丰富东坑教育资源配套,加快推动东坑“百千万工程”教育行动取得新成效。

人居环境释放出新的“美好和幸福”

从长者饭堂大配餐项目启用,到智创城小学兴建;再到马腰岭荔枝公园焕新,“丁彭黄”片区入选省市典型村,人居环境进一步“蝶变”……近年来,彭屋村以实实在在的举措,擦亮幸福民生底色。

今年,彭屋村以典型村培育为突破点,全面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以更高质量供给更好地满足广大村民群众的实际需求,实现环境由“一时美”向“长久美”,“环境美”向“生活美”的华丽转变。

彭屋村美化村域环境初见成效。彭锦安介绍,该村发动村民积极参与到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通过派发通知、微信宣传等方式广泛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宣传,其中派发人居环境整治通知累计700多份,做到整治行动全知晓。截至目前累计出动310人次,全面清理乱堆放等杂物,累计清理杂物垃圾15.2吨,村容村貌有了很大改善。

人居环境整治成果不断巩固。彭锦安表示当前的彭屋村,形成干部带头、积极分子带动、形成村民自主参与的良好局面,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美化绿化,村内共建共治共享人居环境的氛围浓厚。

同时,彭屋村的硬件设施也不断优化。具体包括病害路面路面改造和推进雨污分流工程建设、文化广场修缮、规范停车管理,彭锦安表示这三项具体的工作都直接让村民感受到了生活环境的改善,进而提升了村民的生活幸福感。

来源:东坑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