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加载中...
“快,在那儿!抓住它!”8月24日,在广元利州荣山镇中口村一片竹林里,陡峭的山坡上,唐坤正在与散养的鸡斗智斗勇,一人与一群鸡不时掀起阵阵尘土,鸡鸣声不绝,旁边的记者都忍不住给唐坤加油鼓劲。
“我们的鸡不好追,比女朋友还难追。”经过十分钟尘土飞扬地激烈战斗,唐坤终于逮住了两只灰鸡,他的手臂上也留下了战斗的道道抓痕。
原来,这是三个95后的大学毕业生在荣山镇中口村租赁林地,进行灰鸡养殖。唐坤是其中的一名负责人。
“我曾经吃过一次灰鸡肉,那味道巴适惨了,当时就买了5只提回去。”唐坤告诉记者,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他了解到广元“灰鸡”不光好吃,还好饲养,于是他便萌生了养灰鸡的念头。
说干就干,唐坤和他的两个朋友商量后,成立了广元市德凌农产品有限责任公司,并在2022年4月,经过实地考察后,在中口村租下林地,一期建设300亩,存栏灰鸡一万只。
“养灰鸡其实很简单,它们适应性好,抗逆、抗病能力强,周围的村民们都会养了。”唐坤介绍,这里海拔有1300米,山势陡峭,植被丰富,很符合灰鸡的生活习性,村民们在基地里打工耳濡目染也学会了养灰鸡,于是唐坤顺水推舟,组织当地村民进行合作养殖,由基地统一管理、统一收购、统一销售,带动村民共同增收致富。“村民们在基地里打工每个月都能赚4500—5000的样子,工作也不累,加上我们免费供仔,他们自己养的话,那收入相当可观了。而且他们工作时间相当自由,这两天他们农活重的时候就可以不来,忙完自己家里的事再来。”唐坤说。
值得一提的是,唐坤还在养殖场里搭建直播间,安装网络摄像头,通过电商、直播带货、开设实体店等形式,让自家养殖的土鸡直接走向市民的餐桌。同时,与周边学校合作,建设劳动实践教育基地,小朋友到农场来进行沉浸式的劳动体验,抓鸡、捡蛋……于是便有了开头唐坤抓鸡那一幕。
“我们荣山镇中口村以前是个贫困村,后来靠发展笋用竹慢慢致富,不仅成为了中口村的支柱产业之一,还以此为契机,吸引了不少林下经济,唐坤就是被吸引过来的企业之一。”中口村负责人朱玉杰告诉记者,为拓宽集体经济增收门路,中口村还建设18亩荷塘和3500平米的垂钓鱼塘,发展荷花观赏、荷塘养鱼、休闲垂钓、童年体验等实体经济。同时,2022年发展脆红李200亩、梨100亩、大樱桃120亩,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小水果产业。“接下来我们要做的是把秋笋做好,到时候这些灰鸡将会迁移到春笋区,致力打造好笋好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