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一女童午睡时头痛呕吐,一查居然要开颅!孩子出现这些症状赶紧送医……

2020-04-23   东莞时间网

事情是这样的,东莞7岁的女童小妮在家中午睡时突感头痛,并有呕吐,家长以为是感冒,送至家附近的医院门诊。

经过药物治疗后,头痛症状无好转,并且伴有肢体抽搐意识不清

于是,家长再次将小妮送往镇街医院急诊科,经过颅脑CT检查诊断为:右颞枕叶脑出血(血肿约35ml)。

(小妮的头颅CT,白色部分提示脑出血)

一个7岁的小孩又没受过外伤怎么在睡梦之中突然脑出血呢

话说小妮诊断明确后,立即被转入东莞市人民医院就诊,当时她已经意识模糊,医生总体评估后,考虑她属于脑血管畸形破裂引起的脑出血,暂时予止血、脱水等保守治疗。

入院第二天,医生对小妮进行了“脑动脉CTA及全脑血管造影术”检查,但奇怪的是,检查未发现小妮颅内血管异常。

无法确定畸形血管的大小和具体位置,让医生感到棘手,也影响到患者的后续治疗。

对此,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万江二区主任刘小红带领科室的江耿思、方钦锐等医生进行全面综合评估,决定采取“小骨窗开颅显微镜下血肿清除+必要时脑动静脉畸形切除术”。

这是一种创伤相对较大的手术方式,但对于小妮这种不典型的病例来说,却是最安全的一种方法。

因为手术不仅可以清除血肿,若术中发现血管畸形还可以一并切除,防止术后再出血,一举两得。

手术方案制定下来后,另一个难题又出现了:血肿位于小妮的视觉中枢,在清除血肿、寻找血管畸形的过程中,可能会对脑组织造成新的损伤,影响她的视力、视野。要知道孩子才7岁,损伤视力那是万万不可的。

解决这一难题,要求医生必须在显微镜下进行非常精细的操作,稍微有一根正常血管的损伤,将给患者带来不可逆的损伤,就像在刀尖上跳舞。

经过准备和沟通,4月15日上午8点,小妮被推进手术室,在全麻下,进行开颅手术

手术由刘小红主任主刀。术中清除血肿后发现,血肿最深部的腔壁上,存在着脑动静脉畸形。而且属于深部畸形。

所以我们可以回答本文开头的问题了:罪魁祸首就是脑血管畸形导致脑出血。

经过5个小时的手术,血肿被清除,畸形血管被清理,手术成功。

(切除的畸形血管,已模糊处理)

术后经过评估,小妮的精神状态比术前明显好转,视力、视野、肢体活动均未受到任何影响。

(术后的小妮)

很多人想到脑出血,都以为是成人的专利,的确,脑出血的发病高峰为20—40岁。

然而,脑血管畸形导致的脑出血,多发于青少年、部分儿童。常见的症状是突发头痛、呕吐、肢体抽搐,部分患者可出现肢体偏瘫、失语、视物模糊,严重者可出现昏迷,甚至猝死。

您可能会说:这好办,早发现脑血管畸形不就可以了吗?

其实,脑动静脉畸形在一般的儿保体检中很难被发现,一旦破裂出血,很多患者非死即残。

所以,家长也要学会一点点判断知识。

比如,如果发现孩子出现不明原因头痛、呕吐等症状,应提高警惕,尽快到医院检查“头部核磁共振平扫+血管造影术”,看看是不是血管畸形,切莫擅自判断病情,误以为是感冒延误治疗。

群聊超过200人只可通过邀请进群

来源:东莞日报健康莞家

编辑:沈海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