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二人转市场病相报告②”从”金字招牌“到”断臂求生“,“星工场”和平大戏院为何传奇不再

2019-08-13   吉网调查



和平大戏院目前在长春市有三家分店


在东北二人转剧场中,和平大戏院一直是“神”一般的存在。这样说,是因为和平大戏院是东北二人转有史以来第一支颇具规模的民营二人转剧团。这家剧团早在1997年就创建了。

20多年来,在和平大戏院演出过的演员,不胜枚举,闫学晶、周云鹏、小沈阳、宋小宝、刘亮、白鸽……只要是你能叫得上名字的二人转明星,基本上都在这里演出过。鼎盛时期,和平大戏院的签约演员有100多人。多年来,在二人转业内一直有这样的一句话,你如果没在和平大戏院的舞台上演出过,就不能算是真正的二人转演员。

如今,就是这“神”一般存在的和平大戏院,也同样受到了二人转市场萎靡的冲击,逐渐走下“神坛”。

目前在长春,和平大戏院依旧有三家分店——万宝街总店、凯旋路旗舰店、工人文化宫剧场。尽管如今二人转演出的上座率不高,但一年365天,除去春节假期的一、两天之外,和平大戏院每天晚上都会有演出。“这是一个品牌,我们会选择坚守,不会放弃,哪怕只有一个观众,我们也会演出。”剧场负责人的话是一种承诺,但听起来多少有些辛酸。

在商言商,企业不可能赔本赚吆喝,在残酷的市场面前,和平大戏院也开始选择多条腿走路:创办传媒公司,承接各种二人转演出、综艺演出,甚至是礼仪演出、主持人演出。




和平大戏院大厅内可以看到各种促销、宣传海报 中国吉林网 记者 于洋 摄

 票房:2018年比2017年下降40%,2019年还不如2018年

从1997年创建到如今,对于东北二人转市场的冷暖,和平大戏院有着切身的体会。和平大戏院的总经理韦芳告诉中国吉林网记者:“和平大戏院刚创建的时候,二人转并不为观众接受,经历过一段低谷期。之后的几年,也就是在2000年前后,二人转剧场开始日渐火爆,到了2008年前后,开始被市场广泛认可,持续火爆。从2016年开始,二人转剧场的收入开始下滑。”

根据和平大戏院官方统计数据,2018年剧院的整体票房收入比2017年下降40%,从目前情况看,2019年还不如2018年。

票房收入锐减的原因,在和平大戏院总经理韦芳看来,当今社会全面进入到网络时代,网络对社会的冲击是全方位的,二人转表演这一行当也不例外。当网络直播这一新生平台迅速蹿红,大量演员加入了网络主播的行列。“网络直播,可以让很多在舞台上没有获得更多机会的二人转演员获得机会,而且收入不菲。观众也一样,通过网络平台,可以随意点播自己愿意看的节目,还能够与演员互动。不得不说,直播平台的发展和壮大,给二人转演出市场带来了不小的冲击。”



历史上,好多著名的转星都在和平大戏院表演过


 如何面对残酷市场?

市场竞争是残酷的,上座率的下滑,让以票房为主要赢利点的和平大戏院受到很大的冲击。韦芳很坦诚,“不用回避,单单从票房收入情况看,现在的剧场是赔钱的。不过,我们是集团公司,虽然票房这一块是亏损的,但我们会通过其他的方式进行弥补,所以,剧团一定会选择坚守,和平大戏院的演出不会停。和平大戏院有二十几年的历史了,它是有历史责任感的,所以,我们必须要坚持。”

事实上,和平大戏院在剧场演出方面,不仅仅是“坚持”,毕竟,在很多二人转演员心中,和平大戏院的舞台是“殿堂级”的。“没有十几年的功底,没有自信,你怎么可能在和平大戏院的舞台上演出。作为一个二人转演员,能够在和平大戏院舞台演出,那是一种荣耀。”

二人转演员阿宝这样跟中国吉林网记者说:“你就拿我来说,我到现在学习二人转表演已经十几年了,开始在白城的一个二人转学校学二人转,跟着老师在地方的小剧场演出找经验,那个时候水平太一般了,第一次上台的时候都忘词了。后来慢慢在外面跑场子,在白城剧场里演出积攒经验。大概是2006年,我来长春看我的二人转老师,当时是在老师的引荐下,到和平大戏院试戏,本来以为自己还不错,结果人家说我的水平比学员能强点,比演员还差点,要想在和平大戏院演出,还得在他们的学校再充充电。就这样,我又在和平大戏院下面的学校学了一段时间,才有机会到和平大戏院演出。”

“我们剧场,不是说你随便一个二人转演员就能够来演的,必须要有些真本事才行。”剧院的总经理韦芳也证实了阿宝的说法。





渴望改变现状

票房下降,收入锐减,这其中固然有很多“客观原因”,当然,行业内的“主观”因素也不少。至少,在和平大戏院的一众演员看来,“全东北一张脸,一张口”的抄袭、照搬、不创新,也是导致二人转演出票房下滑,市场不景气的重要原因。“你整天说的都是一段词,唱的都是一个调,就是再好看,观众也有看腻的时候。本来市场就不好,你再不创新,吃老本,那能好得了吗?”二人转演员出身、现在已经是剧场艺术总监的董四毛说。

“二人转有很多传统的唱腔,其中有好多唱词有些老了。你比如有些唱词,还在说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事,这些在当时很时尚也很搞笑,放在如今,就不再是包袱了。你要想让人接受,就必须要改一些东西,把一些与时俱进的新内容加进去。你再比如二人转中有好多时间很长的大段唱词,有的甚至能唱个把小时,你现在再拿到舞台上来,谁还有时间听你唱一个小时?这个怎么办?我们能不能把其中很有意思的一段或者几段拿出来,做个开场戏?所有这些工作都需要有人去做,有人来尝试。我们现在就在做这个工作。”和平大戏院的创作团队成员之一的邢总说。

“我们已经组建了创作团队,一是对传统二人转的演出进行增补,努力加进一些与时俱进的内容。同时,我们也在创作一些新段子,借鉴舞台剧、传统相声等其他艺术形式,为二人转这种艺术形式进行补充。当然,这是一项工程量很大的工作,不仅仅是和平大戏院,我相信,整个二人转行业,都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也早早晚晚地会加入到创造这一行列之中。”

除去加强原创,不可否认,网络对于二人转剧场的冲击也很大。“我们不要只看到网络时代给我们带来冲击,我们为什么不能利用网络平台?演员直播火了,那我们为什么不以剧场的形式,将我们的演出进行网络直播?让我们的签约演员以和平大戏院的名义进行网络直播?同样,剧场的票务工作,为什么不能借助网络售票平台?在这方面,我们完全可以借鉴电影院的营销模式,影院、演唱会,哪一个不是与网络售票平台合作?”事实上,和平大戏院已经在这样做了,每天的演出,和平大戏院都会借助一些网络直播平台进行直播,签约演员也会不定期的以和平大戏院演员的身份进行网络直播。至于票务工作,和平大戏院也一直都与网络售票公司有合作。




 和平大戏院学会“多条腿走路”

在票房不景气,甚至是亏损的情况下,向其他领域扩军,反哺票房亏损,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在残酷的市场大环境下,和平大戏院也开始学会用“多条腿走路”。

根据中国吉林网了解,最近几年,和平大戏院已经开始承接各种商业演出,其演出类别包括舞台剧、儿童剧、礼仪演出、商业演出等。和平大戏院工作人员透露,“现在很多企业,如果需要这一类的服务,肯定会通过传媒公司或者演出公司这一中介载体来寻找,但他们最终所获得的服务往往与付出不成正比。举个例子,如果一家公司想花100万办一台晚会,如果通过传媒或者演出公司,他们实际所获得的服务价值可能也就是60万,毕竟中介公司还要收取一定的中介费用,所以他们不可能把所有钱都百分之百花在演出方。但是,直接找到我们就不一样了,同样是花费100万,那他们实际获得的演出价值可能就是100万,甚至还有可能超值。现在好多企业都慢慢明白了这个道理,所以我们一年之中接到的商业演出任务并不少。”

和平大戏院方面透露,为了方便进入商业演出市场,他们自己也成立了演出公司。

“商演市场形势不错完全可以理解,毕竟演出队伍是我们自己的,我们也有自己的剧场和舞台设备,甚至说演员的水平也都很不错,所以,我们在这方面还是很有竞争力的。”

用其他形式获得利润来反哺剧场,这是在残酷市场竞争环境下,和平大戏院的“求生之道”。虽“效果”尚可,但个中辛酸与无奈,恐怕也只有从业者自己才知道。

“我们相信,二人转不会就这么沉沦下去,这个行业现在处在低谷,但总有反弹的一天。”和平大戏院总经理韦芳说。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记者 于洋 栾喜良

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和平大戏院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