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市小学语文统编教材示范课研讨活动侧记

2019-11-26   教育通讯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三门峡市小学语文统编教材示范课研讨活动侧记

文章来源:三门峡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

节序三冬近,葭月已半余。理应是残翠瘦柏,冻叶寒飞的时令,暖阳却格外眷顾今朝的峡市大地。沐着冬华好景,应着三实小这块崭新的宝地,11月20日下午两点,直至傍晚华灯初上,经过层层选拔产生的16位教师参加市级角逐。选手们精心准备,向大家展示了课型丰富的统编教材微型课。

微型课之精妙,在乎巧妙构思,以及举手投足之间也!微型课展示中,老师们认真钻研新教材,精心设计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思路清晰,教态自然、亲切,板书美观,风格迥异,语文要素把握到位,充分体现了老师们研读教材的细致与透彻。

“公者无私之谓也,平者无偏之谓也。”市教研室张艳霞老师协同县区教研员制定严谨的实施方案,完善的考评细则,确保评定过程公开、公正、公平。

11月21日上午8点整,三门峡市第三实验小学多功能厅已座无虚席,县区教体局和市直小学的领导,以及300余名教师热情地投入到了这场新教材的研讨活动当中。以赤诚烘铸,用求知真心照亮了三门峡小语届的漫漫长路。

诗香入心,要以践行为基石;文化自信,当以经典为媒介。陕州区外国语小学的荆变果老师执教的《古诗二首》设置了道道关卡,抓住诗情串联课堂,多角度,巧板书,多方法深入古诗,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品味诗意,感悟诗情。

童年本应是美好的,本应与美好的书籍为伴。特别是当下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呼唤着我们静下心来阅读整本书,孩子们更是如此。我们都知道,一个人在小学阶段如果没有养成整本书阅读的习惯,那么长大以后,这种好习惯可能一辈子就难以习得。阳光小学崔兰兰老师执教的《童年》整本书阅读设计巧妙,提升了孩子们的文学素养和个人品味。

春之轻盈,夏之浪漫,秋之高远,冬之凝重,一年四季,景色各异,都那么让人留恋。灵宝市河滨小学的朱瑞楞老师借助自己巧妙的引读,将孩子们带入最美的春天的黎明,夏天的夜晚,秋日的黄昏,冬日的早晨;带入了清少纳言笔下的《四季之美》。

“任它五岳归来客,一见天都也叫奇。”《爬天都峰》一课,陕州区第二实验小学的闫婷老师告诉孩子们,“我手写我心”无外乎就是要在生活中要拥有一颗敏锐的心,能感知花草树木是有情的,天上云霞的流动是美丽的,风涛虫鸟的声音是和谐的,生活中的真善美、假恶丑是能辨别的。因此只要做个生活中的有心人,就能用自己手中的笔,书写自己内心的情。前提一定是多读书,因为读了书不一定会写作,但不读书一定不会写作。

“情以物迁,辞以情发。”市外国语小学贾新娥老师执教的习作课《生活万花筒》告诉孩子们,真实写作是一个以情发辞,以辞促思,从而深化内心思想的过程。它是为某种需要而表达的,是自我情感的真实表露。而传统的作文教学,学生失去写作的自由,写作热情日渐消退,因此,倡导真实写作,加上教师精准的细节指导,是改变习作现状的当务之急。

学习语言一定要让新鲜的词语深入到儿童的头脑和心灵,成为一种积极的力量,成为他们意识中带有深刻内涵的东西,从而运用到自己的书面和口头表达中。市一小侯海燕老师执教的《慈母情深》让孩子们深刻地感受到了新鲜词语带来的无穷魅力。

小说的要素中,人物是小说的核心,情节是小说的骨架,环境是小说的依托。张艳霞学科带头人工作室的张伟卫老师执教的微型小说《桥》,紧扣单元语文要素,落实学段目标,注重朗读训练,以读为本,以生为本,以多种形式训练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俗话说:专家的引领是教育教学中最好的助推器,能使我们的课堂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最后,市教研室张艳霞老师以《把握教材,瞄准目标,提高效率》为题,结合参赛课进行微型讲座和品析点评,对统编小语教材中如何备课,如何上课进行了细致的高位引领。张老师在讲座中指出,如果说过去的教学目标模模糊糊一大片,那么现在的教学目标可谓清清楚楚,单元语文要素和课后练习就是一篇课文的“牛鼻子”。她的讲座给老师们打开了一条通往统编教材高效课堂的捷径。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放眼崭新的统编版教材,必定一路“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但这就是天之所降的教育大任,也是我们所有小语人所担负的使命。相信每一个峡市的小语人都会尽己所能,担负起这个新时期特殊的责任,做新教材的引领者,孩子们成长道路上的点灯人。“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相信通过此次示范课评比与研讨活动的引领,三门峡市小学语文之花将会绽放得更加绚丽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