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程,也是世界上修建时间最长、工程量最大的一项古代防御工程。从西周时期开始,就延续不断地修筑了2000多年,尤其自秦始皇以后,凡是统治过中原地区的朝代,几乎都要修筑长城,到了明朝长城总计长度已超过五万多公里,延绵起伏分布于中国北部和中部的广袤的大地上。长城不仅仅是一道单纯孤立的城墙,而是一个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将沿线的隘口、堡垒、城关和军事重镇等连接成一张严密的网,形成一个完整的防御体系。这个体系具有战斗、指挥、观察、通讯、隐蔽等多种功能,为守卫疆土起到了有力的保障。
长城以其雄伟的气势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自构筑的那天起,就成为勤劳、智慧、百折不挠、众志成城、坚不可摧的民族精神和伟大意志的象征。她极大地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豪感、自信心和爱国热情。长城对中国人来说,是意志、勇气和力量的标志。1961年3月4日,长城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12月,长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也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但凡喜欢旅游、登山和摄影的人,几乎没有不喜欢长城的,长城犹如一条昂首摆尾的巨龙,飞腾在绵延起伏的崇山峻岭之巅,构成一幅壮丽的山川风景画。万里长城,景点众多,有的以雄奇闻名,有的以险峻著称,有的以历史悠久而傲立,有的以历史事件而广为人知,但若论最为秀美的长城,必然是“万里长城,金山独秀”的金山岭长城了。
金山岭长城位于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境内,紧邻北京密云区,距北京市区约 130公里。她西起历史上著名的古北口城关,东至高耸入云的望京楼,全长10.5公里,沿线设有关隘5处,敌楼67座,烽燧3座。金山岭长城处于万里长城的精华地段,这段长城蜿蜒曲折,依山凭险,起伏跌宕,多样密集的敌楼在山水之间构成险峻雄奇的长城雄姿。
这段长城也以其精美的建筑艺术,健全的防御体系而著称于世。金山岭长城始建于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是明朝大将徐达主持修建。到明隆庆元年(公元1567年)抗倭名将蓟镇总兵官戚继光在徐达所建长城的基础上续建、改建,形成今天巍峨壮观的金山岭长城。它也是迄今保存最为完好的一段明长城,被称为是明长城之精华。登上金山岭可以北观延绵起伏的群山,东望司马台城关,南眺波光粼粼的密云水库。金山岭长城依山凭险,起伏于山水之间,形成极为雄奇壮观的视觉效果。尤其是这里敌楼密集,其构筑之精巧,形式之多样,是其他地方的长城难以媲美的,也因此有着“摄影爱好者的天堂”的美誉。
长城作为古代军事防御体系,金山岭长城在这方面的功能做得极其完善,设有障墙、垛墙、战台、炮台、瞭望台、雷石孔、射孔、挡马墙、支墙、围战墙等等,层层设防,可谓固若金汤。
金山岭长城作为长城的组成部分于1987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1988年列入我国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金山岭长城还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金山岭——司马台长城”在2010年第11期《中国国家地理》中被评为中国十大秋色的第七名。文章是这样描述的:长城是世界上最奢侈的山际线,是最唯美的观景台,也是最深刻的历史废墟。看长城之美有太多的角度,它的美,多少文字也难以尽言。
金山岭长城虽已经过整修,可能因交通关系游人还是较少,与八达岭长城那乌泱乌泱的人群相比,让人能有更多精力投入到对长城自身的观赏中,而且这里没有太艰难的地段,是徒步走长城的好地方,绝对是摄影爱好者的天堂。登上金山岭长城能倾心感受到古长城的壮美与雄浑,更可体会到中华民族的伟大与豪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