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四十七届世界技能大赛在法国里昂闭幕。中国代表团派出68名选手参加59个项目,共获36枚金牌、9枚银牌、4枚铜牌和8个优胜奖,位居金牌榜、奖牌榜和团体总分首位。其中,河源市东源县的阮康参加制冷与空调项目并夺取金牌,实现中国在该项目上的“首金”;连平县的谢辉铉与卢俊威携手在工业4.0项目中赢得金牌,并荣获全场唯一的“阿尔伯特·维达”大奖,这是我国选手第二次获此殊荣。
据了解,世界技能大赛被誉为“世界技能奥林匹克”,每两年举办一届,是世界技能组织成员展示和交流职业技能的重要平台。本届世界技能大赛设有运输与物流、结构与建筑技术、制造与工程技术、信息与通信技术、创意艺术与时尚、社会与个人服务6个大类59个比赛项目。工业4.0是指通过智能制造、物联网和大数据分析,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它的目标是提升生产效率、灵活性和可持续性,让工厂更具竞争力。本届赛事,中国选手首次参加工业4.0项目便一举夺冠,展现了我国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实力。卢俊威与谢辉铉不仅获得金牌,更以全场最高分赢得“阿尔伯特·维达”大奖。以世界技能组织创始人名字命名的“阿尔伯特·维达”奖,是世界技能大赛的最高级别荣誉,每一届大赛中,只有一个赛项能够获此殊荣,它被誉为“金牌中的金牌”。
谢辉铉,2003年出生于河源市连平县上坪镇,自幼对网络游戏充满热情,初中毕业后他选择了计算机网络专业。2000年出生于广州的卢俊威则因童年时期对电路的浓厚兴趣,选择了机电一体化专业。两人共同任教于上海科创职业技术学院,经过多年的默契合作与严格训练,成功入选国家队。
据介绍,为保持备赛节奏,2024年暑假期间,卢俊威与谢辉铉两位选手几乎都在模拟工位上打磨自身确保最好的参赛状态。谢辉铉在夺冠后接受采访时表示:“不是因为我们有多聪明,只是花的时间比别人多,对工业4.0特别有热情。我们基本上把所有时间都花在了项目上,一天到晚都在研究。”
制冷与空调项目是根据测试项目和相关规范对制冷设备的管道、电气系统进行设计,并进行相关制作、安装、调试及空调故障排查和维修的技能竞赛项目。来自河源市东源县的阮康是本次大赛制冷与空调项目选手,面对“难度升级”的考题,以高完成度一举夺得中国在该项目上的“首金”。
第四十七届世界技能大赛制冷与空调项目中国教练组组长、第四十二届世界技能大赛制冷与空调项目铜牌获得者冼星文表示,本届比赛试题较往届有较大改革,特别是在比赛中新增了一个“神秘模块”。该模块的图纸及材料仅在比赛当天揭晓,对选手的适应和应变能力提出了极高要求。比赛当天,选手们分为4批次进行,阮康被分在第一批次。比赛进行到最后的8分钟里,阮康顶住了压力,在最后的2分钟完成了所有工作,并以其高完成度顺利夺得该项目金牌。
“比赛时间紧迫、任务繁重,每一个细节都可能决定成败。然而,正是这些压力和挑战,让我学会如何在逆境中保持冷静、如何在压力下发挥自己的最佳水平。”阮康表示,在教练团队的一路陪伴下,自己终于圆梦法国。
文 丨 吴奕镇 袁文康 通讯员 程子跞
图 | 受访者提供